華夏朝
初春,冰雪消融太陽初升,縈繞在舊仙山上的薄霧也漸漸消散。
此時山腳下的上流村出來走動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不少村民也準備著買菜種,鋤地,拔草,等到中午頭,各家屋頂上都冒出了嫋嫋炊煙。
此時村北邊的小茅草屋裏,一位少女終於醒來,睜開眼就看到了這個破爛不堪的小屋子。
“哎,還是沒有回去。”蘇意小聲呢喃著。
“姐姐,你好掉了沒有。”躺在裏頭的小女娃感受到姐姐醒了,便出聲關心道。
蘇意看著這個小小一個營養不良的妹妹,安撫了她幾句,“姐姐好了,小榆餓不餓,姐姐去做飯了。”事實上蘇意頭還是暈的,但是饑餓的肚子不允許她在躺下去了,這副身體從昨天開始就已經叫嚷著要進食了。
蘇意並不是這具身體的主人,原身在昨天上午就已經去世了,她是來自現代一名短視頻美食博主,因為經常外出去吃各地美食尋找靈感,在最近一次提著行李箱上了出租車後發生了車禍,和一輛大貨車相撞後讓她直接命喪當場。
再次醒來,也就是昨天原身死後接替了她的身體,她能知道原身確確實實是沒了,記憶裏高燒發熱加上饑餓的感覺很真實,原身困在那種無力感中無法掙破的感受她能夠切實體會到。
蘇意怕小孩冷著便讓她繼續躺在被窩裏,自己下床朝著隔壁廚房走去,說是廚房其實也就是一個更小的茅草棚子,做飯的灶台也是用泥巴石頭堆起來的上麵,旁邊還有幾個木桶,可惜裏麵的糧食也快見底了。
一個小男孩蹲在地上起火,“小澤,我來做飯吧。”蘇意把他叫起來,和女孩一樣,眼前的小男孩也是瘦巴巴的。
“姐姐。”蘇澤喊道,然後便把位置讓給了蘇意,“我來給你打下手吧。”
蘇意便讓他幫忙打兩兜米給洗了,兜是竹筒做的,也就胳膊粗,不大,但是平時為了節省糧食,一餐隻打一兜米,活像用米煮了個清湯。
蘇澤一邊把洗好的米遞給蘇意,一邊對蘇意的身體關心到,蘇意怕他擔心,“已經快好了,別擔心。”
這家裏情況很糟糕,原身一家並不是本村人,而是一年前來到此處,而他們原來的家鄉因為發洪水而被淹了,便都逃了出來,來到此處沒多久,原身父親大病一場,病了好幾個月,最終還是沒能挺過來,家裏剛的田地也因為要治病而賣了,隻剩下兩畝。
原身母親隻能一個人挑起擔子,在一次進山采野菜時一腳踩空,從坡上滾了下來,腦袋撞到石頭流了大片的血,等人發現的時候已經沒了氣息。
突然少了兩個大人,年僅十一歲的蘇意隻能一個人撐起家裏,沒辦法弟弟蘇澤七歲,妹妹蘇榆也才剛滿五歲,三個人靠著村裏好心人的接濟和去年的留下來的糧食倒也活了下來,沒辦法,整個村子的人都窮,條件也隻比自家好一點,能夠拿出吃的來給她們已經萬分感謝了。
家裏沒有鐵鍋,做飯的工具隻有一個陶罐,蘇意把米倒入陶罐,將水倒入比陶罐三分之二略少一點的位置,加入一點粗鹽,蓋上蓋子讓它熬上兩刻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