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知道自己是賜了座房子,隻是不知道房子居然有這樣大,這樣好。這要賣出去,得值多少錢啊!自己難道和錢有仇,把這樣一堆錢扔了,還自吹什麼最會撈錢的皇帝,現在看來自己還差得很遠啊!
錢尚未攢夠,路還需要走。革命尚未成功,自己仍需努力。
大太監王承恩上前去敲門,開門的是個老頭,見兩人一個鮮衣怒錦,一副公子模樣,另外一個穿的也不弱,卻管家一類人物。
看門的老頭知道這兩人來頭不凡,便好聲問道:“請問二位有什麼事嗎?”
王承恩道:“我們是來找徐光啟,徐大人的,煩請通傳一下。”
看門老頭道:“二位請稍等,我這就去。”見兩人衣著不凡,老頭也沒多問,直接就去通報去了。
徐光啟正在家裏整理資料,聽見管家說外麵有兩個人求見,問及樣貌,徐光啟嚇個半死,一下便猜到是皇帝到了,趕忙出來親自迎接。
林飛隻在門外等了一會,徐光啟便親自出來迎接了。
徐光啟出來便跪,林飛趕緊道:“別,趕緊起來,這是微服,不要讓人看了誤會,另外,您老年紀大了,以後就別跪了吧。”說著把徐光啟扶了起來。
林飛扶起了徐光啟,又轉頭對王承恩道:“老王,把這條記下,以後老徐就不用跪了。”
大太監王承恩正色回道:“遵旨。”
見麵就給了徐光啟一個大榮耀和聖恩,徐光啟隻覺得自己是不是踩中什麼狗屎了,好運氣一個接著一個。連忙謝恩。
林飛見著院子著實修的不錯,景色布置的十分宜人,便拉著徐光啟在園子裏逛了起來。
林飛邊走邊問道:“徐卿,聽說你現在正在翻譯西洋書籍,是嗎?”
徐光啟這時候已經是古來稀的年紀了。精神還算不錯,鍵爍得很。聽皇帝問起,道:“回陛下,臣目前正在翻譯西洋的書籍。”
林飛又問道:“聽說你還是和幾個洋人一起翻譯的,是嗎?”
徐光啟回道:“回陛下,是的,為臣是和幾位西洋教友一起翻譯西洋書籍的。”
林飛道:“老徐覺得目前西洋和大明比起來怎麼樣?”
徐光啟嚇了跳,怎麼徐卿變成老徐了,回道:“回陛下,臣覺得我大明物產豐富,人靈地傑......”接著省略誇獎詞三千。
林飛打斷道:“停,我不是要聽這些,我想知道你對西洋真實評價,如果西洋沒有值得你注意的地方,你會花那樣大精力翻譯那些書?”
徐光啟想了想,十分嚴肅的回道:“回皇上,微臣覺得西洋和大明各有所長,西洋在天文曆法,幾何,地理,航海,冶鐵,器械方麵有不錯的成就,特別是近一兩百年來發展迅猛。而我大明雖然曆史淵源深厚,積澱頗多,但是這一兩百年,發展卻實不如西洋迅猛,長此下去,隻怕會有被超過的危險,到那時候......”
徐光啟沒有繼續說下去。一臉嚴肅的看著林飛,徐光啟到了這年紀,已經不怕什麼了,有機會便把自己心中所想說了出來。
林飛知道徐光啟說的沒錯,很欽佩徐光啟有如此的先見之明,不知不覺的便陷入了對曆史的深思中。
哎,明朝敗落,清軍入關,接著就是封建王朝回光返照,到達頂點之後便是長達百年的屈辱史。
哎,這就是曆史啊!
林飛從深思中回過神來,道:“不錯,老徐說的不錯,西洋的發展已經十分迅猛了,如果不想辦法,大明遲早會被超過的,到那時候,其危害遠甚東北的後金,西北的農民軍,到那時候,亡國,奴役,亡族,亡種?”
林飛的話讓邊上的幾位不寒而栗,實在沒想到還有如此可怕的後果。
徐光啟聽了之後猛的跪倒在地:“臣惶恐!”
雖然徐光啟料到自己的話會有很大的殺傷力,卻沒想到林飛把後果說得如此嚴重,立馬便跪到地上謝罪去了。
林飛連忙把他拉起來,道:“老徐不用跪,還是多翻譯一些西洋書吧,把西洋的技術都帶到大明來,我們大明也要學習西洋。不是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嘛!”
徐光啟連忙稱是。
林飛接著道:“對了,和你一起搞翻譯的叫什麼?”林飛知道有人和他一起搞翻譯,卻不記得名字了。
徐光啟道:“他的中文名字叫利瑪竇。”
林飛一聽徐光啟提醒,便記了起來,利瑪竇也是個曆史名人,道:“老王,記下來,回去封個官,專門負責翻譯西書。要記得,凡是人才,都是我們需要的。”
大太監王承恩應了下來。
林飛聊完了這些,才想起來今天自己來這裏的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