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絕戶計
林飛對明末的曆史知道的不多。
從小學到大學所學到關於明朝的事,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如果不仔細想,根本不知道是明朝的。
其他的細節問題就更不明白了,對正史的了解還不如野史知道的多辦,什麼開國朱的各種民間傳說,以前在故事會上長看到有關這方麵的東西。
後來看了部海瑞的電視劇。
再後來就是在網絡上看別人討論明末袁崇煥的功過是非。這才對明末這段曆史有了點了解。
林飛覺得老天對他最好的就是穿越過來前一個小時,自己認真的看了一篇關於明末的貼子,寫的很全麵,討論得很激烈,各種觀點也很奇特。所以林飛記得特別熟。
其實主要是因為看貼子的時間沒有超過12個小時,如果超過12小時,估計林飛會忘記得差不多。
幸好林飛看過貼子之後不久就穿越了,不然恐怕連這貼子都要忘記,那林飛估計自己得去跳樓了。
林飛對自己的能力沒有那樣高的評價。林飛覺得以自己一個天隻會打打遊戲,上上網的小青年來說,什麼國家大事,曆史責任對他來說太重了,不太適合他。他也沒有那樣大的能力。
林飛覺得自己所能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待曆史的發生,在自己所知道的事件發生之前做些補救,爭取熬過1647年。至於什麼發王八之氣,熟知曆史典故,玩弄、清理古代官場,指揮戰役,充當軍事家,改革社會,實現民主。林飛想都沒想過。起碼他現在還叫不清各個官員的官職,分不清他們幹些什麼。
如果有可能,按照那篇貼子上的觀點實驗一下,如果可行,繼續按照貼子上的說法去做,如果不行,1644年之前搬家去南京,這也是那篇貼子上說的,保命第一法。
林飛正在頭疼,這幾天一直在頭疼。
內閣和袁崇煥正在就五年平遼計劃進行激烈的討論。
這幾個說支持可行的,另外幾個則堅決說不行,找各種各樣的毛病和麻煩。反之則亦然。
林飛聽王大太監說這其中一夥是東林黨,一夥是閹黨,當然還有極個別聲稱無黨的,還有幾個地方小黨,例如浙黨在其中攪和。
林飛對這些人都不熟悉,原因就是閣臣、大臣們經常換,林飛剛剛熟悉了一下人,還沒認熟呢,人又走了。
林飛對誰當他的大臣,誰當閣臣沒太大的意見,在林飛看來,誰當不重要,重要的是交“下崗費”,凡是下崗的人,那對不起,有錢的交錢,沒錢的找人找錢來交。一句話,上崗容易下崗難。
在林飛看來,這些人那裏是什麼人,都是些大肥羊,每次人員的調動,王承恩都會交一本下崗人員的家產清單,然後就有各種罪名安在他頭上,然後就是賄賂,然後進了林飛的腰包。
而在大臣們看來,進了閣,做了尚書,雖然被人參了下來,但是卻沒有丟掉性命,還有家產可以安渡晚年,沒有什麼事比這更幸福的?
要知道天下下讀書人有多少,能做到尚書,閣老的又有幾個。雖然下崗時會交很多保命錢,但是大家還是拚命的往裏麵擠,等著過把癮就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林飛搖搖頭,聽著他們那毫無油鹽的爭論,隻覺得如此自己還不如去和皇後調調情去比較劃算,在這裏真的是浪費自己的腦細胞。林飛聽不懂他們拽文。
袁崇煥經過幾天下來,已經沒有剛開始那種慷慨激昂的神情了,整個人好象被霜打過的茄子,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