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京都政變(1 / 2)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魏少帝曹芳在眾多侍從和禁衛軍士兵的簇擁下,從洛陽城的皇宮出發,向著高平陵的方向前進。天空晴朗,陽光明媚,照在金色的皇家旗幟上,反射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

他們穿過城市的繁華街道,百姓紛紛退讓,形成一條長長的道路。沿途,曹芳在禁衛軍的保護下,接受了百姓的跪拜和祝福。小販的叫賣聲、孩子的歡笑聲與嚴肅的軍鼓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曲獨特的交響樂。禁衛軍士兵們把武器高舉過頭,形成一道屏障。鼓聲越來越響,號角聲悠揚回蕩。

而走在隊伍前列的是權傾一時的曹爽,他是曹魏的一位年輕有為的大將軍,擁有著雄心壯誌和不錯的政治手腕。他高大英俊,身姿矯健,仿佛一隻驕傲的雄鷹,翱翔在魏國的上空。他的麵龐輪廓分明,猶如雕塑般立體,一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果敢與智慧。十年前,他和司馬懿被魏明帝托孤,同為托孤大臣,輔佐年幼的皇帝曹芳處理政事。一開始,曹爽謹小慎微的和司馬懿請教政務事宜,畢竟司馬懿算是他的長輩,政務經驗豐富。而後來,曹爽把司馬懿明升暗降,尊為太傅之後,開始一步一步把司馬懿給架空,逐漸獨攬了魏國大權。同時隨著地位的提升和權力的增長,曹爽逐漸沉溺於奢華的生活。他的肚腩已經開始微微隆起,折射出他這兩年的縱欲與享樂,他的臉色因為昨晚的醉酒還尚且紅潤,曾經那雙深邃的眼眸,也因早起與昨晚的醉酒有所迷離,仿佛是被塵埃遮住了光華。

曹爽旁邊是他的兄弟曹羲,他並未參與昨晚的酒局,所以整個在隊列之中最為清醒。曹羲一個頗具才華的讀書人,但因為哥哥的原因被受封中領軍,掌握禁兵大權,封安鄉侯。作為一個讀書人,他對哥哥的奢靡的生活頗有微詞,時常出言勸阻,但效果甚微。曹羲也非強勢之人,他隻是直覺哥哥身居高位卻生活奢靡這種行為不符合儒者的世界觀,但也不會因此和他的哥哥鬧掰。

此時大司農桓範騎馬趕上隊伍,隻見他身形高大,神態莊重,有一股英武之氣。他的胡須濃密而整齊,如同一把經曆過歲月洗禮的劍。身穿一件深色的長袍,上麵沾滿了墨跡和塵土,頭戴著一頂黑色的進賢冠,象征著他的尊貴身份。桓範勒馬向曹爽進言道:“大將軍兄弟總攬大權,掌管禁兵,不宜一起出城。萬一有人關閉城門,你們又能如何進城呢?”曹爽勉強睜開他迷離的雙眼反問道:“城中誰敢做這種事?啊,哈哈哈哈”曹羲知道哥哥隻是因為桓範是他們的同鄉才禮遇有加,並不能推心置腹,聽其建言,所以禮貌的替哥哥的謝過了桓範的好意,畢竟在他心裏也是一樣的想法,他的哥哥已經位極人臣,這幾年朝中重要的職位都任用了自己人,城中誰還敢做違逆他哥哥的事呢?

但他們兄弟不知道是,一隻像鷹一樣的眼睛正在暗中盯著他們,看著他們出城。為了這一天他已經裝病兩年了。

司馬懿的府邸由黑色的磚石牆壁和深色的木質架構為主框架。府邸的入口是一座寬大的石門,石門上雕刻著精美的紋理,但顏色暗淡,看久了讓人覺得仿佛被拉入了一個深邃的黑洞。石門兩側矗立著兩座高大的石獅,石獅神態猙獰,仿佛在警告著所有敢於靠近的人。府邸的中心是一個大庭院,庭院中央有一口古老的井,井水幽深庭院裏種植著各種形狀奇特的樹木,它們在暗淡的光線下顯得異常詭異。司馬懿的書房位於府邸的最深處,書房的門是厚重的鐵木製成。進入陰暗的書房,司馬懿正坐在書桌後麵,他的眼神深邃而陰沉,在書房的人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他的弟弟司馬孚。

司馬懿冷聲問道:“曹爽出城了嗎?”

司馬師回道:“出城了,我們的三千死士也已經在集結的路上了。”

三千死士?在一旁的司馬昭聽到一驚,他是昨晚才剛剛知道的這個家族天大的計劃,緊張得他一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這可是可能會萬劫不複的豪賭,而現在在他麵前的父親和哥哥似乎胸有成竹,仿佛已經勝券在握。特別是聽到三千死士,司馬昭才意識到,這根本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一場預謀已久的政變,司馬昭心裏稍寬,但心裏仍是忍不住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