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佳昊有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偶然,而是純屬必然,就是因為他完全沒有缺點,讓自己太完美了,所以才讓所有人都完離他,都敵對他。因為人無完人,臭味相投才能走在一起,但是淩佳昊把自己身上所有的缺點都掩蓋了起來,所以讓別人無法認同是同一路人,而他的聰明,好進,不認輸,及較好的業績反而給主管們造成了威脅,如果他是一個有缺點的人,主管們應該會喜歡他這們的一個員工,但他恰恰卻是一個沒有缺點的人,這讓主管們很懼怕,因為沒有缺點的人,他們就無法撐控,而且隨時都有可能會功高蓋主。所以主管們也故意的遠離他。
這就是我說的人為什麼一定要有一個缺點。
你一定要有一個缺點但記住是缺點而不是缺陷。讓自己有缺點,因為你不是聖人,所以你是世俗之人,生在世俗之中,你一定要有世俗的缺點,比如說貪小便宜,偷懶,喜歡打聽小道消息,這些缺點都是世俗人正常所有的,隻要不走極端便不傷大雅。
而如果你有缺陷,比如說自私,偏激,狂妄自大……那麼你就得找出它,正視它,改正經,如果確實無法改正,那你也得好好掩藏好它,而不是把你的缺陷拿來當成你的缺點來使用。
因為有人格缺陷的人,往往會讓人避之不及。而有缺點的人,反倒會讓人覺得真實容易接近。
太過完美的人會遭人嫉妒,這是幾千年來一直沿習下來的事實,無法改變。所以你一定要你周圍的人身上有的一些小缺點,這樣才能讓人以為你是和他們一路的,那樣你們的關係才能更近。
說到這裏,我們又回到動畫片裏來說說那個充滿缺點的懶羊羊吧,它不聰明,它不愛勞動,它好吃,但這些缺點都是所有小朋友們身上都可能有的缺點,所以更能讓小朋友們覺得親切,但它並沒有性格缺陷,在大事大非麵前它往往能大智若愚,它不聰明但它不好強,它不愛勞動但它不狹隘,它好吃但它不固執,它所有缺點似乎都那麼的恰到好處,所以這給我們的職場新人做了個好的榜樣,大家大可以向懶羊羊學習。
學習懶羊羊之一:簡單的追求。懶羊羊畢生最大的追求就是吃,就是如此簡單的追求。但是吃卻是活下來的生存之本,也是就是活下來最根本的追求。所以要向懶羊羊學習,給自己一個在職場可以生存下來最低的追求。
學習懶羊羊之二:要懂得認輸。懶羊羊有個經典台詞就是它經常會說它是鬥不過喜羊羊的。所以它不喜歡出風頭,安於吃自己的零食和美味青草。把所有搶功的機會都讓給喜羊羊,劇裏看起來是懶羊羊在推卸責任,但實責是它良好心態的表現。人不能處處都搶功,應該讓別人出風頭的時候就一定要認輸,讓別人去光鮮。要懂得認輸。
學習懶羊羊之三:大膽的承認並展示自己的缺點。懶羊羊好吃懶做,而且還沒有恒心,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也經常被大學拿來取笑。為此還經常被灰太狼抓,但懶羊羊仍然一如既往的堅持著自己的缺點,並不以它為恥反以此為榮,他大膽的向村長承認他是一隻沒有恒心沒有毅力的小羊,沒有能力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能力的時候還沒有自知知明,所以我們應該像懶羊羊學習,欣賞並認同自己的缺點。
所以懶羊羊雖然是一個渾身充滿缺點的羊,但是它卻能在青青草原裏一直生存下來,而且還生存相當的愜意與快樂,因為它可以吃著青草,睡著大覺,而做為故事主角的聰明能幹的喜羊羊此時卻在不停的奔波著想著怎麼去對付灰太狼或者怎麼要村長麵前出風頭。我們的要很簡單,隻求生存,所以我們向懶羊羊學習,做一隻有缺點的生存舒適的羊吧。
在職場裏,我們要一直懷抱一個目標,就是生存,而一個太完美的人,在現今這個職場裏是無法生存得太久的。
正所謂水清則無魚。
所以讓自己有一些缺點反倒是更容易生存的,職場其實是一個即簡單又複雜的環境,你時刻讓自己鶴立雞群,就會被大多數的人排斥在外麵。因為你是鶴,他們是雞,你們不是同路人,沒有共同的語言與缺點。
在職場裏,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納特?史坦芬格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要求四名前來求職的人,要一邊做自我情況報告的錄音,一邊用小型的煮爐煮牛奶。
第一位求職者聲稱:自己學習成績優秀,而且有出色的社會活動能力。他在報告最後特意提到牛奶煮得很好。
第二位求職者的報告的內容與第一個人相差無幾,但他在報告的最後說,他不小心碰翻了煮爐,牛奶也煮糊了。
第三位的情況和前麵兩位不同。他說自己的學業很糟糕,而且社會組織活動能力不怎麼樣,但他的牛奶煮得相當棒。
第四位的自我報告和第三位相似,並且牛奶也煮得差勁。
史坦芬格認為,所有求職者都可以歸於上述四類人之中,第一類人:十分完美,毫無欠缺;第二類人:非常完美,略有欠缺;第三類人:欠缺,有小長處;第四類人:毫無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