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很長的一篇影評了,但還算比較全麵。
不光點出了電影的特色,也提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內核,讓看過這篇影評的人都陷入了思考當中。
其中【喜劇的內核是悲劇】這一觀點,更是受到了無數人的肯定和追捧。
“原來這部電影裏麵竟然還隱藏著這麼多的東西,我竟然完全沒有看出來。”
“是啊,電影裏麵幾乎全都是小人物,劇情也主要在描寫他們,道哥、小軍、黑皮三人以行竊、行騙混跡於城市中,和影片中其他的人物相比,他們身上背負的壓力與恐懼是雙重的。在這個城市中他們沒有容身之處,也沒有人關心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職業,更讓他們無法融入社會中,他們像是一座孤島,艱難的生存著。”
“謝小盟也是,他同時扮演兩個身份,一個是騙女孩的攝影師身份,一個是“敗家子”廠長兒子的身份。謝小盟每次出現都讓人莫名的覺得有喜感,但是他的人生卻又是悲情的。表麵的叛逆是為了掩蓋內心的寂寞,在身處絕境時,父親也對他置之不理。”
“影評說的真不錯,說是喜劇,但其實是悲劇,我們覺得好笑的點,本質都是建立在別人悲慘的經曆上麵,這又何嚐不是一種諷刺呢?”
“細品一下才發現這部電影的厲害啊。”
“看看你們說的,我怎麼忽然看不懂了?我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嗎?不行,我要再去看一次!”
“......”
看到這些評論,不少的網友都愣住了。
不就是一部喜劇電影嗎?怎麼還有這麼多深奧看不懂的東西?
不少人不信邪,於是又花錢去看了一遍。
也許是因為收到了影評的影響,也許是懷著探索的目的,還真被網友們發現了不少的小細節。
比如黑皮在購票時候比了一個手勢,這個手勢其實很有深意,是一種典型的小偷手勢、打麻將的過程當中,出現了一對雙胞胎老頭兒,這兩個老頭其實在另外一個劇情當中也有展現,那就是他們兩個是推鐵鏈子鍛煉的老頭、還有就是道哥和女朋友打電話時手裏拿著的狗,其實是在影片開始搬家偷來的......
這些小細節使得整部電影更加的豐滿真實,足以看出編劇在刻畫人物的時候,不僅是通過人物定位來營造出一個人物的性格,還通過很多細枝末節處來表現出一個人物定位的。
這就需要很深厚的編劇功底,一般人還真搞不來。
而時雨綺羅就足足將這部電影重複看了5遍,除了一些細節,她著重關注的便是電影中出現的歌曲。
比如在遊戲廳場景的時候,背景歌曲:“我愛你,親愛的姑娘。”
道哥的手機鈴聲:“大哥你玩搖滾,你玩它有啥用啊?”
四眼的手機鈴聲是“嘻唰唰、嘻唰唰”。
道哥和包頭立誌要滅掉對方時用的重金屬版伴奏。
小軍上廁所哼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
......
時雨綺羅雖然在音樂道路上走的並不順利,但是對於音樂的研究還是有些心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