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戰車工廠(1 / 2)

徐國仁等縣城分紅利的事情結束離開時是三月五日傍晚,他帶著隊伍回到牛家村時已經是三月六日了。

趙德勝和一眾民夫們幫忙押運走了兩天,都十分疲憊,徐國仁留下牛大豐等人安排他們吃飯休息,又囑咐多付些報酬給他們。

便帶著隊伍攜帶部分金銀珠寶進了山,一個多小時後,就回到了基地。

回到基地,徐國仁自己進了指揮室休息,吩咐徐三帶著留守的三排和其他士兵們去牛家村把剩下的金錢運來。

超過千斤重的金銀珠寶,徐三帶著幾十名士兵靠人力,來回運了兩趟,兩個多小時才算運完。

當徐國仁指示他們把所有銀元,金條、珠寶都放進指揮室的接收台後,指揮室巨大的顯示屏上的字數停止在了二十六萬五千三百上。

這些錢中有三千塊是徐國仁離開這幾天,采礦場的收益,其餘的全是這次剿匪的收獲了。

徐國仁選擇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戰車工廠,隨後,考慮到自己的隊伍到現在連正兒八經的軍裝都沒有,不少士兵都是穿著從土匪,保安隊死人身上扒來的舊衣服,服裝五花八門的,除了手裏家夥先進外,和真正的土匪還真沒啥兩樣。

加上以後要擴充征兵,沒有軍裝可不行,所以徐國仁又選擇建立了一個被服廠,旨在為手下部隊生產被服、軍裝鞋襪等軍需用品。

戰車工廠的價格是二十萬,被服廠便宜,才兩萬,選擇這兩項後,徐國仁發現自己還剩下四萬五千多,於是他又選擇建立了一座食品廠,花去了四萬塊大洋。

食品廠對於徐國仁以後的發展來說也很重要,隻要有充足的金錢供應,以後就不用再愁部隊的夥食問題了,食品廠生產出來的食物物美價廉,更省去了派人采買的麻煩。

而且,無論是武器裝備製造廠、戰車工廠、被服廠,食品廠,以後隨著產能的提高,自己用不完的都可以拿出去販賣。

以最簡單的一挺捷克式輕機槍為例子,基地裝備製造廠是五百塊一挺,這種正兒八經的原裝正品輕機槍,要拿出去販賣給其他軍閥,至少能賣五千塊大洋,甚至更多。

轉手就是十倍的利潤啊,雖說徐國仁沒有什麼商業頭腦,但這最簡單的差價他還是明白的,隻是,他現在手頭實力還很弱小,基地工廠的產能也還沒有富餘,所以賣武器裝備的事情還得緩緩。

建立戰車工廠、被服廠、食品廠花去了徐國仁二十六萬塊,這會他手裏又隻剩下不到六千塊了。

二十四小時後,三個工廠陸續建好,徐國仁一一瀏覽了下三個工廠的生產欄頁麵。

初級的戰車工廠可生產三個單位,分別是初級采礦車、一萬四一輛,蘇式T-28中型坦克一萬塊一輛,裝甲運兵車五千塊一輛。

雖說徐國仁的紅警基地是有中國特色的,但畢竟是基於蘇軍改進來的,所以初級科技水平下,所能生產的第一款坦克為世界上第一款的中型坦克也在情理當中。

根據戰車工廠提供的資料顯示,T-28中型坦克每一輛都配備的無線電和高射機槍,除了高射機槍外,還另有四挺機槍和一門76.2MM的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