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世人宛如燈燭,笑虛生浪死,成何收束?名利場中空白忙,蓬萊閣有仙人藏。足踩蓮花五雲起,四海雲遊仙壽長…….”
山路上有人唱著小調。
“淩風哥,你就喜歡唱這些酸溜溜的東西,像個老道士一般。師父說,人間也並非一無是處,人間也有人間的意義呢。”
“唉靈兒,你要不要學一下七仙女,也嫁個書生啥的,體驗一下紅塵情緣。”
“得了,我可不學七仙女,去塵間遭罪。有師哥這樣的大蝦陪著雲遊天下,其願足了。”
“什麼大蝦,咱可是上仙。”
“師父才稱得上是上仙呢。咱倆頂多算個小仙吧。”
“咱師父那是上上仙,上上上仙了。天上地下沒有比他更厲害的了。”
“不對,師父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仙外有仙。不能夜郎自大。”
這是一對少年男女。男主,布衣童子,俗名布淩風。女主,千靈兒。俗名千含月。師兄妹從小就在無量山中修行。兩個少年是同一個村莊的,布衣童子小時候很木訥,傻傻的,除了靈兒,不太喜歡和別的小孩玩,經常一個人對著天空發呆。鄉下小孩衣服少,無論春夏秋冬都穿著一件厚厚的燈芯絨布衣,夏天也不覺得熱,冬天也不覺得冷。所以人們都叫他布衣童子。
千靈兒卻是從小聰明伶俐,古靈精怪,母親懷她時夢見懷中抱月,所以取名千含月。含月總是跟父母說她是從天上來的,選父母挺難選的,在天上猶疑了半天,才選中他們做她的父母。千靈兒記憶力驚人,可以說是過目不忘。千靈兒這個名字是一個遊方道人取的,說此女聰明靈秀,將來與仙道有緣,不是凡塵俗物,故又取名千靈兒。
遊方道人天生異相,鶴發童顏,令人一望而生敬仰。說也奇怪,那布衣小童與那個遊方老道卻非常投緣,好似知己一般。道人跟他說,放開點,放開點,別呆呆板板像塊木頭,你的來曆我知道,人間也有許多好玩的呀。小童亦像換了個人,笑嘻嘻地說,長老,我知道你會仙法,教我兩個吧。道人笑道,你想學啥?小童道,想天上飛。道人言,這個不難,但你現在太小,過幾年我來教你。
布衣童子六七歲的時候,那個遊方道人還真來了,露了幾手本事,折服了村人。遊方道人說要把千靈兒與布衣童子都帶走,傳授他們本領,學好本事回來掙大錢哩。以十年為期,問他們的父母是否願意?
既是學本事,如何不願意?何況道長怎麼看也不像騙子,倒像個世外高人呢。既然被高人相中,雖然有擔心與不舍,卻也是求之不得。
轉眼已經十年,兩個小童已長成豐神如玉的少年了。師兄妹到底跟老道學了些啥,外人不得而知。
這一日,師父喚他們前來,說,“你倆來我山中已經十年了,被封印的能量已經打開,於此世界中可以來去自在。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以後的路很長,需要你們自己走。我傳授給你們的法門,需要靠你們自己不斷精進。我承諾過你們的父母,十年後回還相聚。你們正好去塵世曆煉一番,增長閱曆,開闊眼界,了解人間疾苦,廣結善緣,堅固道業。造化的大小,取決於你們自己的心量與誌願,這個誰也無法替代。記住,你們的氣質已發生根本變化,隻能煉氣為食,世俗的食物一概不要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