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趙匡胤與孝感豆油藕卷的故事(1 / 1)

豆油藕卷,又稱豆油卷,乃楚鄉湖北孝感民間之瑰寶,素食之精髓。此地盛產的蓮藕,優質無比,因此民間擅長烹製各種藕肴,以表達對土地的熱愛,對美食的追求。每當佳節來臨,或喜慶之辰,豆油藕卷便成為了每家每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它的美味足以令每一個品嚐的人讚不絕口,留下難以忘懷的回味。

據傳,宋太祖趙匡胤自幼家境貧寒,曾在楚地四處流浪,以推車販運為生。一個寒冷的冬日,他獨自推著獨輪車,從古“楚王城”(今湖北雲夢)來到孝感西湖村,車上滿載著從西湖采摘的蓮藕。此時已是風雪交加,時值黃昏,趙匡胤饑寒交迫,便推車投宿湖邊的一家酒館。 他急欲用酒菜充饑禦寒,但因當年饑荒頻繁,朝廷嚴禁民間釀酒。酒館內飯菜俱空,廚房僅剩兩張未用完的豆油皮以及蔥、薑等零星物料。然而,聰明的廚師見狀,立刻發揮出他的高超廚藝。他即刻取出客人獨輪車上的蓮藕作為原料,經過洗淨去皮,切成細絲,略用鹽醃漬後,加入蔥、薑、香菇絲等調配料和少許麵粉,用淨布緊緊卷捏成一字條形,再用抹過麵糊漿的豆油包牢,最後以鋸刀法切成形似“車輪”一樣的筒片,並經油炸烹製。 不多時,酒家端上一盤“豆油藕卷”和一壺私人家釀陳酒擺上餐桌。趙匡胤非常感激,便獨自一人酌飲起來,邊吃邊稱讚:“豆油藕卷肴,兼備美酒好,落肚體通泰,今朝愁頓消。”這樣,“豆油藕卷”這一美味佐酒佳肴就問世並傳承了下來。

大約在十多年後,也就是公元960年,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成功逆襲,成為宋朝的開國皇帝。登基之後,他曾一度沉浸在權力的喜悅之中,但有一天,他突然回憶起當年在西湖酒館品嚐的那美味醇厚的佳釀和精致可口的菜肴,這讓他感慨萬分。為了銘記那一段珍貴的舊時光,趙匡胤特地向孝感頒發詔書,宣布取消西湖的禁酒令。據《孝感縣誌》引述《方輿勝地覽》的記載:“太祖(趙匡胤)登基後,放寬了西湖酒的禁令,還設置了萬戶酒館”。自此,“西湖酒市”得以複興,並一直傳承了千年。時至今日,千年古跡仍然存在,孝感城西的入口處,立有一塊“宋太祖沽酒處”的石碑。一首詩題為“高館臨湖舊業荒,青簾市岸指垂揚,金輿玉輦無消息,猶想當年酒甕香”。這裏,就是孝感八景之一的《西湖酒館》遺址。雖然這是往事越千年,時過境遷,人亦作古,但曆史文獻記載尚存,而當年趙匡胤在西湖酒館品嚐過的美酒和佳肴,至今仍廣為流傳,讓人們津津樂道。

這就是趙匡胤與孝感豆油藕卷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宋太祖趙匡胤是一個仁愛和善,感恩圖報,仁義道德的帝王,也為日後的大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