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自立門戶(1 / 2)

孫策最初在袁術麾下,對袁術深懷感激。袁術每次派他出征,都讓他率領上萬人馬,而且總是當著所有將領的麵,強調必須服從孫策指揮。

盡管袁術軍中的大部分將領都比孫策資格更老,但每次戰鬥結束後,各軍都歸還給原編製,孫策內心對袁術十分感激。這種情況持續了不到一年,孫策發現袁術一直在欺騙他,孫策對袁術的信任開始動搖。

因為袁術始終沒有真正把孫策當作自己人。袁術派孫策攻打九江,並承諾打下後讓他做九江太守。在孫臏的幫助下,孫策大獲全勝,攻無不克。

然而,袁術卻任命自己的親信陳紀為九江太守。孫策一聽到這個消息,氣得走進自己的府中,把桌上的酒杯全部摔到地上,發出一片乒乒乓乓的聲音。孫臏勸他一定要忍耐,不能因小失大。袁術每次派孫策打下一個地方,就會讓自己的親信做太守。

孫策大失所望,回到府中後一個人喝了一夜悶酒,最後憤怒地掀翻了桌子,砸碎了所有酒壺,罵道:“袁術老兒,欺吾太甚!”第二天一早,孫策召集了孫臏、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呂範,還有回到自己陣營的朱治,共同商量接下來的對策。

顯然,所有人都看出來了,孫策不想再追隨袁術。袁術誌大才疏、剛愎自用,成不了大事,他必須自立門戶。然而現在該去哪裏,卻是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目前各路諸侯中,劉表與他有殺父之仇,不能去;徐州牧陶謙本來就嫉恨他,也不能去;他曾幫袁術打過袁紹,而且袁紹兵多將廣,就算去了也不一定會重用;

曹操帳下人才濟濟,去了也不一定能發揮才幹;其他諸侯要麼路途遙遠、山川阻隔,要麼為人懦弱、嫉賢妒能。難道他隻能依附袁術嗎?正當大家議論紛紛時,黃蓋突然說道:“陶謙年老體弱又疾病纏身……”兩個兒子才疏學淺,難以擔當大任。

公子可邀請袁公路出兵攻打徐州,待我們奪取徐州後,就可以自立門戶了!”

程普聽後,卻搖了搖頭:“不行,徐州有劉備駐守小沛,他手下的關羽、張飛都是勇猛的將領,不易攻克。即使我們能攻下徐州,最後也可能會成為袁公路的囊中之物,我們何必為他做嫁衣呢?”“程伯父說得對,我們不能攻打徐州。”

孫策說道,“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現在各路諸侯都在爭奪中原,沒有人想到江東,這不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嗎?江東地廣人多,又是富饒之地,戶口百萬。我孫家在江東已有家業,何不避開敵人的鋒芒,索性到江東發展?”

眾人聞言,互相看了看,然後程普說:“公子真有高見!”孫臏也說:“江東有長江作為天然屏障,可以讓我們大展拳腳。隻要哥哥悉心經營,不出十年,必定有所收獲。”

經過商議,他們決定離開袁術,自立門戶。然而,如何離開袁術而不引起他的懷疑,卻成了一個難題。孫策是袁術手下的一員猛將,袁術一定不會輕易放他走。

如果孫策強行渡江,可能會遭到袁術親信的圍攻和消滅。因此,必須想出一個能讓袁術信服的理由來放孫策走。程普說:“袁術野心勃勃,公子可以跟他說要為他開拓江東,他一定會動心。”

孫臏附和著:“袁術一直對劉繇耿耿於懷,如果借口幫助舅舅奪回丹陽、平定江東,這樣名正言順,他應該會同意。”劉繇是揚州刺史,自從袁術占領壽春後,劉繇就渡江將州治設在曲阿,趕走了孫策的舅舅、丹陽太守吳景。吳景隻能退守曆陽。

袁術讓吳景消滅劉繇、設法奪回丹陽,但這仗已經打了一年多了,毫無進展。每當提起此事,袁術都會責怪吳景無能。現在關鍵的問題是袁術是否會同意讓孫策帶走一支軍隊。孫策見天色漸暗,便說:“各位不宜逗留太久,以免袁術起疑心。此事重大,一定要保密。”

朱治這時突然開口道:“治有一件小事要煩勞將軍,請各位先行一步。”於是眾人離開了房間。孫臏也表示要回房研究兵法。以下是我對原文的重新創作:朱治喊道:“二公子請留步。”

兄弟二人都感到非常意外。孫策說:“君理先生有什麼事請直說,如果我能做到的,定會全力以赴!”朱治道:“二位公子請坐下說話。”朱治平日裏十分謹慎謙恭,今日的舉動卻非常反常,兄弟兩人疑惑地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