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而且我看你好像很熟悉漢語似的。”
突然,楚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太不正常了吧?再怎麼說,“觀察者”也是外星人的造物,這漢語用得怎麼這麼地道了?之前同楚原和由希兩人溝通的那個外星人的用詞也頗為生硬古怪,某些“老外”講得都比他更順溜。不過外國人應該比外星人更像人類,人話講得更好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我已經接收了‘觀察者’新任人工智能‘由希’的資料庫,因此對地球人類的邏輯思考方式以及地球文明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有希麵無表情回答道。既然你對地球人那麼了解,說話時可以讓臉部肌肉再多動一動嗎?果然,還是“設定”的關係吧。
“怎麼?新任人工智能是怎麼回事?由希不是已經死了嗎……”
楚原十分訝異地連續追問,有希則有條不紊地一一做出了回答。良久之後,楚原明白了許多事情。包括外星人的事情、“觀察者”的事情,還有由希的事情。
原來,製造“觀察者”的外星人是和人類一樣的高級智能生命體,但其組織形式又像蜜蜂、螞蟻一樣,在本能中刻有對上級命令的絕對服從。這種外星文明既像人類一樣能夠創造出高科技的文明,又可以像群居類昆蟲一樣極大的增強整個種族的生存能力。
——因為人類之間還有可能為了個體的私利而自相殘殺,而群居類昆蟲中的每一個個體卻可以像機械的零件一樣任勞任怨地工作,為了集體利益可以毫不猶豫地舍棄個體的生命。
“觀察者”的係統運行需要人工智能,但這隻是地球人類創造的概念。製造了“觀察者”的外星人其實是沒有“人工智能”的概念的。他們在所有需要“人工智能”的機械中采用的邏輯判斷回路,其實就是以精神意誌為專長的外星人。
剛才說過,那些外星人的個體和地球人類一樣具有獨立性,但他們同時也和群居性昆蟲中的個體一樣,是作為集體的一個零件存在的。
在蜜蜂和螞蟻的種群中,每個個體會按照職責不同生長成不同功能的肉體,比如工蜂(蟻)、兵蜂(蟻)、蜂(蟻)後。而在那個外星文明之中,每個新生個體也會根據成長之後表現出來的能力不同,變成勞動者、創造者、戰鬥者、管理者,並根據集體的需要被分配到某個合適的崗位上。
其中就有這麼一部分以精神意誌為專長的外星人,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按照精神意誌的強弱成為不同等級的“人工智能”,舍棄身體進入到某種機械中充當智能控製係統。
而且在成為某個工具的人工智能時,他們還會被抹消所有私人記憶和情感。沒有了肉體的欲望、記憶以及情感,就等於抹消了人工智能的主動性,可以防止這些脫離了基因中服從上級的本能的個體拒絕服從命令,甚至是做出危害族群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