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劉思遠專門送一份也算是他們一家的心意。
林大山樂嗬嗬的應了,他也覺得應該如此。
現在日子比以前好了一些,也分家了,不用再看老宅的臉色,多帶些東西是應該的。
而且嶽家對他們家也是盡心幫扶過的。
成親這麼多年,每次劉氏回娘家都很寒酸,讓鄰裏鄰居的暗地裏不知道笑話了多少次。
早早的一大家子就起床了,蕭淮和行雲說留在家裏就不過去了,他們去也不合適。
林大山也沒有強求,囑咐他們好好休息就行,晚上他們早點回來。
於是一家人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坐著牛車就往劉家村趕去。
劉家村,劉家。
知道今天林大山一家要回來,劉家人早早就起來忙活了。
差不多做好了飯菜,林大山一家人也剛好到了。
“爹,娘,我們回來了~”
“大哥,大嫂~”
“外公外婆,大舅舅,大舅母~”
幾個孩子跟著大人依次的打著招呼。
“哎~好好,快進屋,外邊冷。”
劉家人樂嗬嗬的把他們一家人迎了進去。
在屋裏,大家互問候,說著吉利的話,然後又說起了最近的近況,其樂融融的氣氛相當的溫馨。
今年劉有福幫著林家收白菜,也賺了一些銀子,總算能過個富足的新年。
過年前還給家裏每人都添置了一身新衣裳。
今天林大山一家來,他們也都把新衣裳穿上了。
老太太拉著劉氏的手,一邊心裏也是非常的感激自己女婿對自家的幫扶的。
一邊感慨自己女兒終於算是苦盡甘來。
現在分了家,自個家裏還開了作坊,日子一天天的好了起來。
今年是劉氏回娘家最舒心的一年了,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也沒有滿麵的愁容。
自己家的日子好起來了,娘家的日子也有了起色。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意盈盈的。
陪老太太坐了一會兒,劉氏便起身到廚房給嫂子陳氏幫忙。
陳氏這會也是滿臉笑意,跟劉氏拉著家常。
不多時,就做了一桌子的菜,入座後兩家人圍著桌子坐得滿滿當當。
陳氏給林書宴和林書亦各夾了一個大雞腿,囑咐他們好好吃。
兩人揚起兩個大大的笑臉,臉上帶著淺淺的酒窩,糯糯的說著,
“謝謝大舅母~”
吃完飯,把桌子都收拾幹淨了,大家都在屋裏嘮嗑。
“聽說你們現在把小宴和小亦都送去學堂了?”
劉老頭一臉慈祥的問著劉大山,
“是,他們也到了該啟蒙的時候,我小時候沒有條件,現在總要讓他們去試試,不要像我大字不識一個。”
“該是這樣,讀書好,讀書好。”
劉老頭也讚同,雖說供一個讀書人不容易,但是有條件的時候咬咬牙也要堅持。
在這個時代,隻有讀書,以後才會有更好的出路。
林大山拿出給劉思遠專門買的一套筆墨紙硯,遞給劉思遠。
劉思遠接過喜出望外,他自己平時用的也很節省,連連對著林大山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