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宴和林書亦對著王夫子,齊齊彎腰,喊了一聲:

“王夫子好!”

“好好好~”

王夫子看著自己新收的兩個學生懂事講理,很是滿意,摸著胡子,笑意斐然。

“既然沒問題了,那我就把學費的事情給你們說一下,在我這裏讀書,一年的束脩是5兩銀子。

中午需要在學堂吃午飯是另外需要一兩銀子,書本由我提供,但是筆墨紙硯則是需要學生自己帶來。”

王夫子把收費的情況說得明明白白。

這學費可不便宜,很多人家都是負擔不起的。

如果是同村的還能回家吃飯省個飯錢,但是大頭還是束脩。

難怪能念書的人寥寥無幾,這一年下來就是六兩銀子。

對於大部分依靠種地的人來說,真的有些艱難。

有些一年到頭也就能掙到幾兩銀子,還要養活一家人。

念書不僅僅隻是束脩,還有筆墨紙硯,買書,都是很大的開銷,能供得起一個讀書人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在鄉下地方,很多人家都是挑選家裏最聰明的孩子,舉全家之力來供這個孩子念書。

就指望這個孩子最後能出人頭地,而一家人也能跟著過上衣食無憂的 生活。

林小晚對著林大山點點頭。

林大山了然,在衣兜裏掏出銀子,上前兩步,雙手遞給王夫子。

“這是我兩個孩子的束脩和午飯銀子,以後請您多多費心了。”

王夫子接過銀子,交代著,

“明日把他們送過來就好。”

王夫子說著,又交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林大山三人細細聽著。

沒什麼問題了才帶著林書宴和林書亦回白雲村。

在牛車上,林書宴和林書亦有些躊躇不安,對著林小晚問道:

“二姐,我們兩個去念書是不是花太多銀子了。”

“我~我可以不去念書的,我可以在家幫家裏幹活。”

林小晚看著兩個弟弟,有些感慨他們太懂事了。

雖然兩個人心裏很想去學堂,但是兩個人的束脩太多了。

從小就吃過苦的兩人就有些打起了退堂鼓。

家裏現在賺銀子也不容易,爹每天都去地裏,娘和大姐每天都要去作坊,回來還要侍弄屋後麵一大片的菜地。

二姐每天忙著作坊,去看魚塘,還要做雕工,蕭哥哥和行雲哥哥每天也沒閑著~

林小晚看在眼裏,有些心疼。

摸了摸兩個小弟的小腦袋。

“束脩都交了,這可退不了,你們也不要想太多,你們還小呢,賺錢的事情交給我們大人,你們就負責好好的念書就行了。”

“但是二姐也希望你們明白,賺錢的不易,所以你們要好好的跟王夫子學習,不一定要考狀元,但是一定要明理而知事故,有自己生存的技能。”

“這樣,我們的付出就沒有白費了,明白了嗎?”

“嗯,我知道了二姐。”

“我懂了,我會好好跟王夫子學習的。”

聽了林小晚的一番話,兩人連連點頭。

多年後再次回想起來,兩人還是很清楚的記得二姐此時跟他們倆說的這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