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識事知禮(1 / 2)

他已經病入膏肓了,不吃不喝好幾天了,“奶奶啊,爺爺他怎麼了,躺著好幾天了”,屋裏一個都不敢吭聲,恍惚中,他眼神呆滯好像看見那年夏天,和她一起坐公交車去海邊,兩個人聽那首《蘭亭序》,她睡著了,頭靠在他肩膀上,她笑了,笑起來有淺淺的酒窩和幾條極細的魚尾紋,披著頭發到肩膀,還是剛認識那時候的樣子,她好像在給我洗衣服,在切水果端給我,在疊被子,在吹頭發,她在跑步汗流滿麵,她在哭泣,我們在看電影,在一起玩水,她在安慰我,和我談理想,和我談未來想和我生孩子,她在工作好像悶悶不樂,她遠遠的看著我,想著想著,眼角的淚流出來了,原來事過了這麼多年,到生命最後一刻腦海裏想到的人還是她,還是她,一直覺得這些年過去了可能放下了,其實一直忘不了,到生命盡頭那些美好還是關於……她

鬧鍾響了,該起床上學了,今天星期一呢?說罷媽媽就出去了,我和妹妹還在睡,灰蒙蒙的天空,有些微涼,我踢了被子,搖了搖在熟睡的妹妹,我從小病多個子比較小,雖然十歲了,妹妹比我小兩歲,好像和我差不多一樣高了,我們先後起床洗漱上學,我的書包是去年過年時候,爸媽爺爺奶奶給壓歲錢買的,洗的有些發白了,可那時對於我就是至寶,書包隻是收得整整齊齊的,書也愛好得很好,沒有什麼褶皺的角,兩姐妹感情還是很好的,97年改革才剛剛開放不久,經濟條件還特別匱乏,早上都沒什麼早點吃,都是姐姐帶著妹妹一起去上學,上學的路要經過一條公路,每次過公路的時候都會提醒她,沒兩邊沒車讓她跑,到學校就各去各的教室,放學我也不會等她,在那個年代父母要下地幹活,物價又特別便宜,印象中最大的幣種是五十塊錢的綠色那種,很多時候最多的是十塊的,爸媽要去去地裏幹活,沒送過我們上學更沒接過,我爸老說的一句話,要鍛煉這種小事自己能做就做了。

學校門口的小零食總是我們特別向往的存在,因為沒有錢,下課也會去學校大門口看看,或者操場上轉轉,跳皮筋、跳繩、抓小石頭、煽紙片、玩彈珠、跳人字沙包,八零後的娛樂愛好還是很多的,算是很豐富吧,成長環境還是很美好的。因為沒有零花錢,所以一毛一包的辣條都是好幾天媽媽才給我們錢才能吃到,印象中最深刻的還有一毛一小杯的豌豆,會買兩毛錢的上課的時候偷偷吃,老師在課堂上講,用書遮著臉感覺喂到嘴裏兩顆,哈哈哈哈,很滑稽的樣子,童真嘛總是帶著很多快樂,有時候老師發現也沒有拆穿,心裏還是知道的,收斂了些,放學到家差不多十五分鍾這個樣子,有時候我媽會在家裏台階上坐著等我們回來吃飯,有時候直接留到桌上用一塊布蓋著菜飯,那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涼拌黃瓜,酸菜炒肉,菜特別好吃的那一頓我吃三碗飯。

滿足就是幸福,也是直到後來才明白

我們村有三個和我一同歲的在一個班,一個女生兩個女生,海紅是男生,他有一個姐姐比我們大了三歲,他姐姐高高大大的感覺特別漂亮,小燕是在我家房子上麵這一家,他有一個哥哥比我們大兩歲,而小瓊也離我家不遠,他有一個弟弟比我們小兩歲,可以說那個年代小孩子特別多,每家都基本是兩個孩子熱熱鬧鬧的,剛剛在生我那年實行了計劃生育,也就沒有多生了,在當時那個年代還是很困難的每一個家庭,零花錢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那時候是真的很快樂。我家住著兩間房子,做飯的地方在台階上搭了一點很是簡陋,一家四口就擠在一個房間裏住,外麵是客廳,老式的黑白電視,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二八大杠的自行車,就這樣的家庭在當時還算可以的,鞋是自己做的布鞋,每年冬天的時候媽媽都會給我和妹妹爸爸織毛衣,媽媽手好巧啊,織的毛衣都好好看,淡黃色的毛衣上有卡通的圖案,就是覺得特別特別喜歡,那時候在班裏我就覺得媽媽的手最巧了,我的毛衣比別的同學漂亮,開衫的有小包的圓領的,給妹妹織的也很好看,淡藍色的有紅色圖標,我們姐妹的毛衣都是換著穿,特別特別的喜歡,那時候在小朋友眼裏還是值得炫耀的,因為媽媽織毛衣織得好,村裏的好多婦人都來經常來我家,讓我教她們織,還給我們織了圍巾,織了手套,都是特別新穎特別好看,媽媽的巧手讓我們的心裏充滿了無限的愛。

內心得到滿足的愛,會讓你的生活無時無刻充滿陽光!

因為妹妹比我小兩歲,媽媽經常抱她,她又愛哭,我總是覺得媽媽偏心,媽媽給妹妹的愛比給我的多,我心裏還是不平衡的,可能小不懂事吧!爸爸也是多才多藝的,那時候村裏出了兩個高中生,爸爸和另外一個,鄉鎮上人請爸爸去教書,每個月12塊錢,爸爸覺得工資低了,又費時間,再加上那時候他還沒結婚又是大兒子,家裏需要他去賺些外快,所以那時候爸爸就拒絕了,另外一個呢,他去了,他們家條件好些,他去教書離家近還經常回家做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