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卓羅家族是滿人的大家族,是出了一個皇後的,可以說得上是皇親國戚。不過正因為這個原因,索卓羅卻是不好入朝為官了,那樣難免落人口實。不過索卓羅卻是個不甘寂寞的,為了避嫌,索卓羅一家沒有到京城,一直留在了盛京。
到了索卓羅這個位置,一般人當然是上不了眼的,於是便與蘇親王成了朋友,兩人經常一起吃吃喝喝的。反正盛京這地方沒什麼需要操心的,除了吃點喝點,再就是變著法的玩了。
讓索卓羅不高興的是,自己的外甥本是到全火器營混幾天,混個前程就走的,誰也沒有想到,皇上一句話,外甥就被派到前線打仗去了。要說索卓羅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的,當兵打仗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千不該萬不該,秦有福居然會為了一塊牌匾砍了自己的外甥,看著自己妹妹傷心的樣子,索卓羅打定主意,自己一定要千方百計為自己的外甥報仇,那怕為了這個讓皇上感到不舒服。滿人打穀草本來就是正常的事情,攻下了鹹寧城,鹹寧城裏的東西自然就全都還是滿人的。就算自己的外甥有不對的地方,那也是該宗人府管的,還論不到一個連品級都沒有的漢人說話。可秦有福不但管了,甚至砍了赫舍裏的腦袋,這怎麼能讓索卓羅舒服得了?
索卓羅是個聰明的,他當然明白,卻不說秦有福原來在康熙眼裏是什麼樣的,就說他在湖南的功績,即使自己聯絡上一些皇親國戚告秦有福的狀,康熙自然也是不會處罰秦有福。對秦有福這樣的,隻有慢慢的找機會,一次不行就兩次,索卓羅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為了外甥報仇的,至於康熙是不是會滿意索卓羅倒不是太擔心,自己隻是針對秦有福,就算有些什麼過火的地方,康熙也會看在赫舍裏家出過一個皇後的份上放過自己的。
很顯然,蘇親王這次的怒火讓索卓羅找到了機會,大清皇家軍校的規矩都是秦有福定的,那麼他就應該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大清朝從來沒有搞過什麼民主選舉,可一樣打下了江山。大清皇家軍校可是大清未來軍官的搖籃,秦有福亂定規矩,搞什麼民主選舉,這不是擺著讓人抓他的小辮子麼?不過索卓羅可不願意出這個頭,也輪不上他出頭,畢竟他人微言輕,分量還差了一點,但是蘇親王出頭就不一樣了,隻要蘇親王肯說話,康熙怎麼著都得好好考慮考慮,畢竟是鐵帽子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