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的中元節很是詭異,黎天明隨族人祭祀完祖宗後準備回家時,冥冥之中似乎聽到一個老婦人在叫他的聲音:
“黎天明,我在此等了你二百多年了!”
等了我二百多年?
黎天明很是詫異,環顧四周,在這空曠的祖墳山上,除了跟他一起祭拜祖先的族人外沒有其他的人,況且這聲音聽起來像是從另一個世界傳來似的。
“真是怪事!”
黎天明心裏嘀咕著,繼續往回走,突然被什麼東西絆倒了。族人見他那摔倒的狼狽相都哄堂大笑。
他罵罵咧咧的爬起來,拍了拍手裏的泥土,突然發現絆倒他的是一塊墓碑。
“這墓碑是哪來的?”黎天明嘀咕著,“來的時候好像沒看到這裏有塊墓碑。”
黎天明邊想邊動手去翻那塊墓碑,有幾個族人見他沒有翻過來便急忙過去幫他翻了過來。
墓碑上的字很是清晰,上麵刻著:皇妣黎母彭大奶之墳墓位。
“皇妣?”黎天明心頭一震,老百姓的墓碑上絕對不敢刻上“皇妣”兩字,因為在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肯定是要殺頭的!
他又仔細看了墓碑,碑的右邊是立碑人的名字,她有六個兒子。碑的左邊刻上立碑的時間:乾隆三十一歲仲春月吉。
乾隆三十一年?這個曆史係畢業在博物館工作的黎天明一下子推算出這墓碑距今有二百多年了,他猛然醒悟,剛才冥冥之中聽到的老婦人的聲音莫非就是這塊墓碑發出來的?這恐怕太不可思議了吧。
這時族人見發現了一塊奇怪的墓碑,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
“這個老婆婆恐怕是哪個清朝皇帝的一個奶媽。”族群中一個中年人說道,他也許是看到墓碑上“彭大奶”這個名字,很自然的想到的。
“那肯定不是奶媽,”另一個反駁道,“奶媽死了的話,墓碑上肯定不會刻上“皇妣”兩字的。”
“是啊,皇妣,照字麵意思是對皇帝死去的母親的尊稱。”族群中一位退了休的教書先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說道,“不過皇帝的母親怎麼會葬在我們這個地方。”
“那不一定,”一個年輕人說道,“也許她以前隻是一個宮女,生下一個小兒後被趕了回來,後來這個小兒當了皇帝,她的墓碑就可以刻上“皇妣”兩字了。”
“宮女生娃?你是電視劇看多了吧。”有人打趣道。
大家開心地笑了起來。
大家笑過之後,退了休的老師對黎天明說道,“天明,你是大學曆史係畢業的,聽說你又在省博物館工作,你來說說。”
黎天明萬萬沒想到,他以前都是在學校裏度過的,參加工作後也沒有機會參加祭祀祖先的活動,最近結婚了,帶著新婚的妻子回老家休假,恰逢中元節,跟族人祭祀祖先,便發現了這塊不同尋常的墓碑。
“中國曆史上所有皇帝的母親都沒有異議,”黎天明侃侃而談,“唯獨乾隆的生母,民間的說法五花八門,可都沒有證據,官方還是依照皇族譜《玉碟》上的記載,確定乾隆的母親是紐祜綠氏。”
正當黎天明說話的時候,有族人在整座墳山一塊墓碑一塊墓碑地看著,當走到一座雙人墓碑前驚喜地叫道:
“快來看,這裏好像也是彭大奶與丈夫的合葬墓。”
大家聞言,便一窩蜂似的圍了過去。
這確實是一座合葬墓,隻是墓碑風化得很厲害,男主那塊看不清楚了,女主這邊還是看得清楚:黎母彭大娘,沒有“皇妣”兩字,立碑人的名字與那塊彭大奶的墓碑立碑人是一樣的。由此看來,此“彭大娘”就是那個“彭大奶”。
黎天明這一下就疑惑不解了,同樣是母親,為何兩塊墓碑上的名字不一樣?
他又仔細地看立碑的時間,合葬碑是乾隆二十四年立的,也就是說,那塊刻有“皇妣彭大奶”的碑是合葬碑七年後立的。為什麼七年後她的兒子們要重新立塊墓碑,並且還改了名字?更不可思議的是還冠上“皇妣”兩個字?這使得黎天明更摸不著頭腦了!
黎天明還感到奇怪的是,兩塊墓碑立的時間隻差七年,怎麼早七年的那塊風化得很厲害,還後七年的那塊沒有一點風化的痕跡?
這時一個年老的族人說道,刻有彭大奶的那塊墓碑是另一座墳山上的,那墳山早就毀了,不知何故這塊碑被村民放到水圳裏用來擋水,常年在泥土中,所以沒有風化,是他看到上麵是黎氏婆婆的碑,就把它背到墳山裏來的。
黎天明很感激地拍了拍老者的肩膀,說道,“謝謝你,耿叔!”
說著從褲兜裏掏出芙蓉王香煙,先遞了一支給這位耿叔,然後每人發了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