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三月初五,午時一刻,老爺嶺隴關商道上出現了一支商隊,響起了一連串嗒嗒的馬蹄聲和嘎吱作響的車輪聲。
隴州老爺嶺地處關山與隴山交彙處,屬高寒草甸甸,丘陵連綿起伏,森林與草原交彙,河流眾多,隴關古道從其中通過,商隊絡繹不絕,悠揚的駝鈴聲不絕於耳。
此時此刻,隴關古道邊上的一處馬槽形草窩上方,一群身穿羊皮襖,黑布罩麵的杆子(揭竿而起的起義軍)正貪婪地看著逐漸進入視野的商隊。
陝西關中,陝北受災嚴重,但陝南卻未曾受災,藍家商隊源源不斷的從漢中收購大米從斜褒古道運輸至隴州老爺嶺(八裏阪),爾後從老爺嶺出口進入隴州。
藍家商隊囤積糧食哄抬糧價,導致隴州糧價飛漲,一石米(一百二十斤)從八錢銀子暴漲至一兩八錢銀子,還在持續上漲,從其中牟取到了巨額銀兩。
連年饑荒導致陝西小股杆子多如牛毛,商隊為求自保皆雇有護衛,即便是遭遇小杆子也能將其擊潰,畢竟大多數的小杆子隻是一些個拿著木棍,鋤頭,糞叉的流民而已。
走在藍家商隊前方的是從寧夏沙漠地帶雇傭的六十多個身穿羊皮襖,腰間挎刀的刀客,左側是從邊鎮逃兵中招募到的五十多個弓手,右側是人販子手裏買來五十多個弓馬嫻熟的韃靼奴隸,莫要說小杆子了,即便是中等杆子也不敢打這支商隊的主意。
“掌盤子,點子紮手,風緊,扯呼”王鐵柱盯著這一支武裝到牙齒的商隊,按在刀柄的右手微微一顫。
掌盤子魏向陽緩緩地從包裹中取出了一把自製的現代複合弓,扭頭狠狠地瞪了一眼排長王鐵柱。
現代複合弓,明朝崇禎元年從哪裏來的現代複合弓呢?無它,穿越而已。
王鐵柱心中一凜,如同犯了錯誤的小學生一樣,匆忙低下了頭,不敢在說話了。
三百五十步,三百三十步,三百二十步(二百五十六米),魏向陽瞄準了一個弓手的咽喉,拉動弓弦,複合弓兩端滑輪緩緩轉動。
鬆開弓弦,嗖的一聲,弓手咽喉中箭,喉骨破碎,手捂著脖子躺在地上有節奏的蹬起了腿。
“賊襲”藍家商隊護衛統領李大勇拔出柳葉刀,大吼著示警,護衛們忙而不亂結起了戰陣,粗獷的臉上浮現出了笑容,嗬嗬,小杆子給咱送賞銀來了。
護衛戰陣由刀客和弓手組成,刀客持簡易木盾,弓手在後,快速向著弓箭襲來的方向移動。
韃靼弓手開心的吹起了呼哨,這一路走來一個土匪也沒碰到,一兩賞銀也沒撈著,現好不容易遇到一夥膽大妄為的小杆子,又如何能不開心呢?
“殺一賊,賞銀三兩”藍家商隊二掌櫃藍大發昂首挺胸,意氣風發的大喊了起來,絲毫不將劫道的土鱉杆子放在眼裏。
崇禎元年,普通人用的是銅錢,幾乎沒見過碎銀子,一個小康之家一個月的毛收入三兩銀子,上繳完邊餉,遼餉,練餉,剿餉,扣除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能落下五錢銀子已經算是菩薩保佑了,如此可見三兩銀子的賞賜有多麼的豐厚。
這些個刀客,弓手拿了商隊的傭金,但卻未曾遇到敢劫掠商隊的杆子,以至於工錢越拿越少,心裏麵本就憋著一口氣,此時遭遇不開眼杆子,不但有機會漲工錢,還有賞銀可拿,一個個激動的嗷嗷叫,恨不得立刻衝將上去割人頭領賞,哪裏還會去考慮偵察敵情,製定作戰方案?
“殺賊”刀客們大吼著,舉著木盾向前狂奔,弓手們緊隨其後,開心的大吼著,氣勢如虹,士氣大漲。
嘟嘟,魏向陽吹響了進攻的哨音,警衛排三十個警衛整齊劃一的取出現代複合弓,瞄準前方奔襲而來的刀客,嗖嗖嗖,一支支羽箭如流星一般射出。
哢嚓一聲,木屑飛散,三棱破甲箭射穿木盾呼嘯著射進了一個青年刀客的胸口。
青年刀客的身體被在三棱破甲箭的衝擊下向後一仰摔倒在地上,黑紅色的汙血順著傷口緩緩的流淌了開來。
一旁的刀客嚇得臉色煞白,這夥杆子用的什麼弓箭,三百多步開外竟然能射穿木盾傷人?
這些個木盾並非是軍中包有鐵皮的木盾,隻是用木板拚裝起的簡易木盾,又如何能擋得住複合弓射出的三棱穿甲箭呢?
嗖嗖嗖,一支支三棱破甲箭射出,一個又一個刀客中箭倒地,剩下的刀客,弓手哪裏還敢迎著箭雨衝鋒?
李大勇本是固原鎮邊軍把總,因上官克扣糧餉,吃不飽肚子之故逃出兵營流落江湖。
他本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但卻因這些年遇到的小杆子一觸即潰之故,逐漸不將小杆子放在咱裏,犯下了輕敵的錯誤。
兩者間距離接近三百步,遠遠超出了幾方弓手的射程,繼續向前衝鋒無異於排隊自殺,如果撤退到馬車側麵,以馬車為依托作戰,不但可挽回不利局麵,甚至可反殺對方。
李大勇一番分析,快速做出了抉擇,當即大喊著命令刀客,弓手撤退,卻是犯下了致命錯誤,這些人本就無甚紀律可言,忽聞撤退命令,呼啦一下就潰散了開來,唯恐跑的慢了被詭異的神弓射中糊裏糊塗的丟了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