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兒】(外白髯扮張薇冠帶上)何處家山,回首上林春老,秣陵城煙雨蕭條。歎中興,新霸業,一聲長嘯。舊宮袍,襯著嬾散衰貌。
下官張薇,表字瑤星,原任北京錦衣衛儀正之職。避亂南來,又遇新主中興,錄俺世勳,仍補舊缺。不料權奸當道,朝局日非,新於城南修起三間鬆風閣,不日要投閑歸老。隻因有逆案兩人,乃禮部主事周鑣,按察副使雷縯祚,馬、阮挾仇,必欲置之死地。下官深知其冤,隻是無法可救,中夜躊躇,故此去誌未決。
【尾犯序】黨禍起新朝,正士寒心,連袂高蹈。俺有何求,為他人操刀。急逃!蓋了座鬆風草閣,等著俺白雲嘯傲;隻因這沉冤未解夢空勞。
(副淨扮家僮上,稟介)稟老爺,鎮撫司馮可宗拿到逆黨三名,候老爺升廳發放。
(雜扮校尉四人,持刑具羅列介)
(外升廳介)
(淨扮解役投文,押生、末、小生帶鎖上)
(跪介)
(外看文問介)據坊官報單,說爾等結社朋謀,替周鑣、雷縯祚行賄打點,因而該司捕解;快快從實招來,免受刑拷。
【前腔】(末、小生)難招!筆硯本吾曹,複社青衿,評選文稿。無罪而殺,是坑儒根苗。(生)休拷!俺來此攜琴訪友,並不曾流連夜曉。無端的池魚堂燕一時燒。
(外)據爾所供,一無實跡,難道本衙門誣良為盜不成!
(拍驚堂介)叫左右預備刑具,叫他逐個招來。
(末前跪介)老大人不必動怒。犯生陳貞慧,直隸宜興人,不合在蔡益所書坊選書,並無別情。
(小生前跪介)犯生吳應箕,直隸貴池人,不合與陳貞慧同事,並無別情。
(外向淨介)既在蔡益所書坊,結社朋謀,行賄打點,彼必知情。為何竟不拿到?
(投簽與淨介)速拿蔡益所質審。
(淨應下)
(生前跪介)犯生侯方域,河南歸德府人,遊學到京,與陳貞慧、吳應箕文字舊交。才來拜望,一同拿來了。並無別情。
(外想介)前日藍田叔所畫桃源圖,有歸德侯方域題句。
(轉問介)你是侯方域麼?
(生)犯生便是。
(外拱介)失敬了!前日所題桃源圖,大有見解,領教,領教!(吩咐介)這事與你無幹,請一邊候。
(生)多謝超豁了。(一邊坐介)
(淨持簽上)
(稟介)稟老爺,蔡益所店門關閉,逃走無蹤了。
(外)朋謀打點,全無證據,如何審擬。(尋思介)
(副淨持書送上介)王、錢二位老爺有公書。
(外看介)原來是內閣王覺斯,大宗伯錢牧齋,兩位老先生公書。待俺看來!(開書背看,點頭介)說的有理,竟不知陳、吳二犯,就是複社領袖。
【紅衲襖】一個是定生兄,藝苑豪;一個是主騷壇,吳次老。為甚的冶長無罪拘皋陶,俺怎肯禍興黨錮推又敲。大錦衣,權自操;黑獄中,白日照。莫教名士清流賈禍含冤也,把中興文運凋。
(轉拱介)陳、吳兩兄,方才得罪了。(問介)王覺斯、錢牧齋二位老先生,一向交好麼?
(末、小生)並無相與。
(外)為何發書,極道兩兄文名,囑俺開釋?
(末、小生)想出二公主持公道之意。
(外)是,是。下官雖係武職,頗讀詩書,豈肯殺人媚人。(吩咐介)這事冤屈,請一邊候;待俺批回該司,速行釋放便了。(批介)
(末、小生一邊坐介)
(副淨持朝報送上介)稟老爺,今日科抄有要緊旨意,請老爺過目。
(外看報介)
“內閣大學士馬一本,為速誅叛黨,以靖邪謀事。犯官周鑣、雷縯祚,私通潞藩,叛跡顯然;乞早正法,曉示臣民等語。奉旨周鑣、雷縯祚,著監候處決。又兵部侍郎阮一本,為捕滅社黨,廓清皇圖事。照得東林老奸,如蝗蔽日;複社小醜,似蝻出田。蝗為現在之災,捕之欲盡;蝻為將來之患,滅之勿遲。臣編有《蝗蝻錄》,可按籍而收也等語。奉旨這東林社黨,著嚴行捕獲,審擬具奏;該衙門知道!”
(外驚介)不料馬、阮二人,又有這番舉動,從此正人君子無孑遺矣。
【前腔】俺正要省約法,畫獄牢;那知他鑄刑書,加炮烙。莫不是清流欲向濁流拋,莫不是黨碑又刻元祐號。這法網,人怎逃;這威令,誰敢拗。眼見複社東林盡入囹圄也,試新刑,搜爾曹。
(向生等介)下官憐爾無辜,正思開釋。忽然奉此嚴旨,不但周、雷二公定了死案;從此東林、複社,那有漏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