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國,北齊境內。
這個地方,位於華夏最北之處,常年狂風暴雪,冰寒交加,生存環境是華夏國最艱難的地方之一。
由於環境極為的寒冷惡劣,這裏幾乎沒有生長什麼植物,動物也是行跡罕見。
在這裏生活的人,甚至是連吃上一口飽飯都極其艱難。
這會兒烏雲密布的天空正下著狂風暴雪,密密麻麻的冰雪“嘩嘩”而下,雪大得將視線都遮住了,這時候若是出門,晚上估計就回不了家了。
在幾戶獵人家的門前,立著一個少林和尚模樣的人,額頭印堂泛紅,耳垂肥大,麵相慈眉善目的,年齡看著在五六十歲之間。
他立於狂風暴雪中,但冰雪不會落在他的身上,反倒會避開他。
他的身上泛著淡淡的金光,可隔絕開冰雪與狂風,令他不會受凍。
這時候,獵人們從家中出來,手上都拖出了一雪橇的凍肉,將其遞交給那少林和尚。
一個獵人說道:“方丈,真是感謝您了,不遠千裏,幫我們送食物回家,我們家中的妻兒啊,就等著這口肉了。真是感激!”
這裏其實是獵人們臨時的住所,在這狂風暴雪的天氣裏,獵人們原本居住的家園難以找尋到獵物,因此遠行千裏來到此處狩獵。
但這些天都在下著暴雪,他們無法回去,十分的犯難,已經十幾天沒有回去了,隻怕家裏食盡,家中的妻兒們會活活餓死。
這位少林方丈路過此處得知了這事,便仗義地要幫獵人們運送食物。
他是一名修真人士,這冰天雪地於他而言如履平地,也自然不怕這大雪。
而他自身是一位修真者,本身便可不用攝入食物,若是真想吃了,也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狩獵到獵物,自然而然的就不用去擔心他會騙人,私吞了這食物。
方丈雙掌合十,微微笑道:“助一人因,行一善果,結下一良緣;我來幫助你們,你們再去幫助他人,他人再去幫助他人的他人,這世界便會因此變得更好。既是為了這世間,那便不必多謝。”
獵人們聽後同意地點點頭,說道:“方丈道行果然很深。”
方丈輕輕一笑,向眾人點了點頭,說道:“貧僧這便要離去了,食物我會親手交到你們妻兒手上,便後會有期了。”
獵人們笑臉而送,“方丈路上小心!”
方丈拉上雪橇,踏步而去。雖然積雪極深,可他走在雪上卻沒有沒過腳後跟,他一步便到了數十米之外,身形忽閃忽現,當真如鬼魅一般。
方丈在大雪中穿行,狂風吹來,他波瀾不驚。
不用幾時,他便跨過了數座大雪山,來到了一片廣闊的平原。
“穿過平原,再過七八座雪山便能到了。”方丈加快速度,要立馬將平原給穿梭過去。
他在風中急馳,如同一道閃電劃過了平原,不多時便又登上了雪山。
幾個跨躍又踏過了一座山,忽聽有人大喊:“給我站住,別跑!”聲音聽著很稚嫩。
方丈一愣,立馬停下了腳步,暗道:“在這狂風暴雪中,竟還有人在此?”那聲音並不是發自眼前,傳來的地方有些距離。
“似乎還是個兒童。”
方丈將雪橇放下,大手一揮,有金光在他手中劇烈閃耀,那七八個雪橇被金光照到後,漸漸變得模糊,最終憑空消失不見。
“先去看看。”方丈說道,他尋著聲音來源向左走去,登上了一個高坡,高坡下方有一處山澗。
山澗裏風雪吹不進去,顯得安靜,極為適合行人走獸在此躲避風雪。
山澗的積雪上有兩排腳印,一排極小,看起來像孤兔貓狸留下的,另一排是人留下的鞋印,但也大不到哪去,想來真是有個兒童來到過此。
方丈心想:“一個孩童為何會到這冰天雪地之中?這狂風暴雪的,一不留神隻怕會要了性命啊。”
他沒有繼續前行了,隻是用手遮了遮雙眼,下一息,他雙目大放紫光,透過重重山牆,看到了數千米外的景象。
他看到了一個孩童,年齡在七八歲左右,穿著件破壞的黑色獸皮毛衣,正快步追趕一隻雪兔。
孩童臉蛋凍得發紅,鼻涕在鼻間已凍成了冰。他跑得並不快,卻奮力追趕著那隻雪兔,好似這雪兔是救命用的寶藥一般。
周圍已沒有什麼人的痕跡,看樣子隻有孩童一個人在這,父母沒有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