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聞喜

“回大奶奶,大喜,大喜啊!”

盛夏午時,葦簾低垂。菀笙方哄著瑾兒、珠兒兩個孩子睡下,便聽得侍女竹喧從外麵迭聲歡叫。

菀笙忙起身,疾步走出碧紗櫥去,將隔扇門關了,豎指輕輕“噓”了一聲。

竹喧也知道這個時辰正是兩位小主子歇晌的時辰,忙原地福身告罪。

“回奶奶,婢子實在是太高興,忍不住孟浪了。”

“何事令你這般高興?”菀笙問。

竹喧再抬頭時,眼中已是盈盈含淚。

“聖上剛命魚公公送來信兒,說弓月王親率鐵騎踏破山缺,大敗西涼。已是迎世子爺回京來了!”

菀笙先沒顧得上歡喜,耳邊就先是“嗡”的一聲。

“弓月王?”

——他竟真的去了!

竹喧沒瞧出菀笙異常,隻以為大奶奶這是歡喜得傻了。

“回大奶奶,正是弓月王。”

“也難怪奶奶納罕,此事也當真奇了——都聽說那弓月王是個病秧子,打小兒毒藥吃多了落下的病根兒,多走幾步路都要氣喘半天。可他這次怎會豁出了命,帶兵去打西涼呢?”

菀笙便垂下眼簾,壓住內心顫動。

“魚公公可說下,世子爺幾時能班師回京?”

竹喧含笑道,“魚公公說,弓月王身子骨弱,恐不耐長途奔襲,故此路上還需些時日。叫咱們府裏先預備著就是,倒不必著急。”

菀笙眼中點點湧起歡喜的淚:“好……小姐在天之靈,終可瞑目。”

.

也不知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弓月王鐵騎回京,竟比朝廷所猜測的早了些時日。

沈夫人莊氏命人來請菀笙。

菀笙歡喜得急忙取了新衣來,給瑾兒、珠兒換上。將兩個孩子打扮齊整了,這才到了前宅正堂。

隻是還未等進堂,便聽得堂內傳出好幾個孩子喧鬧的聲響。

菀笙心下不由得納罕:這是誰家的孩子,怎可於今日這樣的場合,在侯府正堂喧嘩?

——沈家的規矩嚴,自家又建有家學,故此便是旁支庶族的子弟,若是進了侯府來,也都知守規矩,謹言慎行。

菀笙側耳細聽,又聽得孩童的喧鬧聲裏,頗混著幾句聽不懂的話。

見菀笙來了,立在門外的大丫鬟靈鬆趕忙笑著招呼,“大奶奶來了。”

說著便親自替菀笙打起簾子。

靈鬆身邊的兩個小丫頭子代桃、懷綠也忙手腳輕快地下階來,一人一個領住瑾兒和珠兒。

菀笙走到門邊,向靈鬆道了個謝:“有勞姐姐。”

靈鬆是沈老夫人跟前得臉的大丫鬟,年紀也比菀笙還大兩歲。菀笙雖已扶正,在靈鬆麵前卻也從不擺主子的身段。

靈鬆便笑,“大奶奶這是打小兒就跟奴婢們頑笑慣了,奴婢們也是都蹬鼻子上臉。”

“可如今世子爺都回來了,大奶奶當著世子爺的麵兒難道還叫我姐姐不成?奶奶寬仁,可是奴婢這臉啊卻臊得慌。”

兩人說笑了兩句,菀笙便輕聲問,“我方才聽見裏麵有孩子的嬉鬧聲,我遠遠聽著,仿佛還夾著兩句西涼的話。”

靈鬆麵上登時收了笑,一雙眼黑白分明凝視菀笙,“大奶奶猜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