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遷入新校(1 / 1)

啟明小學有一件大事發生,就是在啟明小學的隔壁,那個曾經是稻田的地方,現在新建起了一座學校,占地麵積由15畝變成了50畝,一棟教學樓連成一片,中間是操場,足以修建一個400米的跑道,但因為是小學,所以修建了一個300米跑道。但場地是很寬的,按照這個麵積設計,啟明小學是地寬,設計的也不夠緊湊,但這就是啟明小學,一個最早規劃的,新建的,新的學校,那個設計是很浪費地的,另一個盡頭是學校的食堂,兩層樓,設計也有一些不夠科學。因為規劃的比較早,那個時候的房子設計,也沒有現在的科學,所以啟明小學,那麼大的場地,居然沒有階梯教室,學校看上去簡單大氣,就像地主家一樣,地是很多,卻品相不夠。

方校長為了這個學校,可以說是操碎了心,那個時候他最愛跟大家講他的故事,他和這個學校的故事,如果沒有他,這個學校能否建,什麼時候建,那還不一定,方校說著這些故事的時候,眼裏是有光的,他又像是真的,又像在講故事。在那個信息閉塞的2002年左右,棒棒機還是占據天下,網絡還是163.com主宰,百度還是一個前衛的詞彙, Windows還是98,大部分人是相信的,沒有他就沒有這個學校。老師們也是感恩的,跟大家說,這一年學校的辦公經費又用完了,年末給大家的獎金是每人平均2000元,這是賬麵上的,就是上級部門隻能給出這樣的錢,但是作為方校的我,為了老師們能夠過好這個節,能夠手頭上更加的寬裕,今年春節的時候能發到每個人平均4000元,多出的2000元是我個人的努力,我憑我的關係,我的人脈,我的個人魅力和影響力,爭取到的各方麵的資助,讚助也罷,至於這個錢是怎麼到賬的,你們不用管,也不能管,說著有一種莫名的驕傲,外麵的老師們聽了之後汙不感動的五體投地,生怕離開這個校長,就沒有這樣的好福氣了。

後來韓峰覺得這些個人主義,個人英雄主義,是那個時代人的標簽,每個領導都會有的作風和氣息,現在大家明白沒有誰不可以被代替的,缺了誰都是日月不變,山河照樣。終於方校的個人魅力施展完了,在方校還沒有到達退休年齡的時候,就有人跳出來指責方校的作風,一代傳奇的佳話就此告別,方校調入了政府部門作為人大代表,開啟了他,另一個人生曆程,直至退休。

而方校為什麼會遭到指責,在方校治理學校的時候,他老是以家長的身份來管理學校,學校真的是他家,他的舅子低價承包學校食堂,學校種的樹,小修建,用一位老師的評價說,學校就是一隻烤雞,方校吃雞的時候是不吐骨頭的,這當然是一句玩笑,末了方校的時代已結束,但他留下的影響還在,那便是中層,像後勤主任李實誠,那個能把打麻將說成加班的後勤主任,能夠結結巴巴的說出辛苦、為公奉獻後勤主任,當然還有一群和方校投緣的中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