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正月十五的湯圓下鍋,這個新年便算是過去了。
圓滾黏糯的湯圓,含在嘴裏,一口咬下,裏麵夾心的黑芝麻餡瞬間包裹全部味蕾,那麼甜蜜那麼綿滑,似乎生活的苦都能被這一口甜所代替。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在新年最後一個日子裏,要吃湯圓的原因吧。
晶晶也在這一天有了一天的假,一家人沒有出門上街買煙花,也沒有置辦任何東西,隻是簡單的煮了頓湯圓,吃完後,晶晶主動去收拾的碗筷。
此刻外麵的狂歡已經開始了,正月十五放煙花的活動也是新年最後一場狂歡了。無論有錢沒錢,大抵都會買上一些,尤其家裏有小孩子的,各種小煙花更是數不勝數。
當然了這一天,同樣是那些掙到錢的村民們,炫耀的機會之一。今年三姑表哥所在的自然村高老莊的一個不清楚做啥發財的村民,直接拉了一車煙花,沒錯是一車,從村頭排到村尾。
還安排了村裏很多願意主動幫忙的小夥子們,一起點火,幾十件煙花一起升騰炸開的場景,將附近幾個村子都照的清晰明亮。
幾乎家家都跑出來看這場來自金錢發光的美好場景。
煙火下,每個人的表情都透露著各式各樣的表情,說不上來是什麼。
這會我也站在村子的路上,和剛吃完飯的發小們抬頭欣賞著這為數不多的難得美景。
煙火不間斷的劈啪升起,五彩斑斕的火花在空中勾勒出一幅幅不同的光火秀,令人著迷。那一刻要是世界突然停止了運行,人類文明瞬間戛然而止也不是不可啊。
因為那一刻好像沒有什麼要做的事情,要煩心的事,遺憾的事,隻有內心靜的可怕的空洞。
晶晶收拾好碗筷進了屋子,我恰好遛彎經過他們門前,下意識的朝三姑門口瞥去,這會兒三姑家的門正被從裏麵緩緩關上,門前地上被室內光照出的光影,也在逐漸縮小,直至僅留下一條細細的光線,孤獨的站在黑夜的地麵上。
那間屋子似乎顯得更加蒼老了。
風吹來,我緊了緊身上的襖子,跟發小們溜達了會兒,便回了家。
到家後,我問道父親,三姑家的房子有多久了。
父親想了下說著:“她現在住的房子,是你大爺年輕時結婚蓋的,那個時候我才十幾歲,得有四十幾年了吧。”
“一開始就是現在這樣的嗎”我問道。
父親說著:“不是,最早時是泥巴房,後來有你三姑時翻修了下,才是現在這樣,這樣一說她家的房子在咱們村是最老的了。現在村裏房子幾乎翻蓋完了。”
“大爺家好幾個小孩,當時怎麼住的下的。”我又繼續問道。
父親說著:“那有啥,那個時候不都是這樣住嗎,一家擠一個床上,沒有說擠不下的,那個時候,你奶奶還在老房子時,我和你大爹他們一家7口人都在一起住,三間房子,不也住的下嗎“?
父親又趁這個機會說著他小時候的事情,讀書的事情,交公糧的事情,修河堤的事情,,當然這些事情我已經不記得聽了多少次了。
幾乎當他說道,那個時候交公糧苦阿,我就知道他下一句準會說,當時糧站的收糧員是胎帶的壞,一家人都沒舍得吃的好糧食,淘洗幹淨曬幹淨,裝袋子裏拉過去,他們用鐵棍一個個捅破,隨手抓一把,不給他點好處,這個糧食肯定要被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