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再見家鄉(1 / 2)

隨著數十艘的解放軍救援艇的開來,被洪水圍困的村民才得以放下那顆緊繃的心。

已經在村委樓頂的安全區人們,有序的在指揮下,逐個登上轉移艇。陸續往地勢高的的縣城安全區進行轉移。

其他救援艇,載著村部幹部,挨家挨戶的進行人員搜救。船頭的探照燈,穿梭在被淹沒了半截的樹林之間,許多房屋都隻剩下房頂在水中若隱若現,一片汪洋下,救援人員都露出了酸楚了表情。

三姑父他們參與救援也已經長達30多個小時了,直到解放軍的到來,才得以緩口氣,連續的少量進食,大量的體力勞動加上焦慮,三姑父他們在艱難的被攙扶到救援艇後,就沉沉得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三姑父醒了,這個時候已經在縣高中教室了,地上統一鋪著軍綠色的褥子被子。周圍都是自己村的人。

三姑父明白過來,這是進了安全區了,早幾年也來這兒避難。

經過詢問得知,這場洪水後,自己睡了2天,村裏人擔心自己出事兒,還喊來醫生檢查了下,好在隻是勞累過度,休息下就好了。和自己一樣,幾個參與救援的村民村委也都是睡了許久。

雖然周圍幾個閘口都開始泄洪,自己鎮子的水位也慢慢退了下去,但是目前仍達不到回去的標準,等完全退水後,再清理淤泥,消毒仍然需要一定時間。

通過學校的廣播,大家知道了 這場洪水可謂是百年不遇的特大天災,至今,河南,江西等幾個省份還在洪水的肆虐下苦苦掙紮。

失蹤人口更是不計其數,很多救災的解放軍戰士,奮不顧身的跳進了波濤洶湧的洪水中,用身體築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圍牆。許多參與救援的百姓也累倒在了堤壩上。

村民們聽著廣播裏的聲音,不自覺的流出了心疼的淚水。

數千年來,長江黃河,每次泛濫,多少生命轉瞬即逝。為了治理水患,各朝代可謂是絞盡腦汁啊。

可自然災害不定時的爆發,又豈是人力所能左右的呢。再發達的科技,在自然真的爆發脾氣時都顯得那麼卑微。

而對自然的敬畏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保持住。人定勝天的信仰是要有,可一定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生命,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

當人類肆意破壞生態平衡,隨意改變地球原始風貌,過度開發,無節製浪費資源的時候,可曾想水土流失,大氣汙染,地麵下沉,環境汙染,溫室效應等這些後果最終都還是反噬到人類自己身上。

而物種的輪回勢必有自己的規律及因果,猶如個人在生命的長河中,不會是一直以一種狀態從生到死。往往都是半分甘甜,半分苦澀。

在酸甜苦辣中走完一生,讓這個稱之為“我”的意識,在身體這個載體上,精進完這一世的曆程,帶著這些精進後更純粹的意識再前往下一個載體。

因此不斷在各類曆程中精進,磨練自己使自己的人格在複雜的環境中得以淨化。不才是這一世的意義及價值嗎?

三姑父了解到,此次的洪水也帶走了自己村的幾個鄉親。很多房子也都在洪水中倒塌。便顧不得尚未恢複的身體,主動找到村長,表示自己還可以幫忙。

和他一樣的村裏人,無論大人小孩,都有積極分子,堅持要幫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