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村委出麵(1 / 1)

眾人的嘈雜聲中,傳來一陣突突突的摩托車聲。

“梅俊友來了,快快,讓開”。人群自發的給村醫讓開了路。梅俊友掃了一眼四周,便徑直朝躺在地上的三姑的走去。背著他那有些年頭的紅色藥箱子。

梅俊友看到了馬書記,便在蹲下查看三姑的過程中,詢問到情況。

馬書記道倆人衝突了,不知道怎麼就倒下了。

劉從武看梅俊友來了也趕緊問道:“不要緊吧,不要緊吧”。

梅俊友簡單的翻了下三姑的眼睛,號了下脈便直接說道:“趕緊去醫院吧”。人群又躁動了,這下劉從武也更加慌了神。

因為大夥兒都知道三姑家隻有一個臥病在床的老人,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唯一算是比較親的就是馬書記一家這個堂親。

這時人們也都把目光投在了馬書記身上,馬書記見狀立馬對劉從武吼道:“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跟我一起去。不然出了事,就要坐牢.。”

劉從武本來就慌了神,被書記一吼,更是焦急。但本能的按照書記說的哆哆嗦嗦打了120的電話。

是啊,人在衝動時候往往一瞬間會不計後果的幹出混賬事情,但是再冷靜後,沒有人不會為自己做的事情而感到後怕。

除了極端分子。

但是這份後怕也僅僅隻是害怕相應的處罰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並不是出於對被傷害的人的憐憫。

好在經過醫院檢查,沒有大問題,沒出現不好的結果,但輕微的外傷還是留下了。三姑回來後,村裏的很多人都去看望了她,有的拎了雞蛋,有的拿了牛奶,也有拿了一百塊錢。

三姑也和探望的鄉親們,都哭訴起了自己遭人欺負的經過,鄉親們多是勸解三姑想開點,也有指責劉從武的。

三姑的大女兒晶晶,本應在鎮上的寄宿職高讀書,不知怎麼聽到了三姑被打的事情,三姑剛到家她便也滿頭大汗的進了家門。

看到三姑身上的灰塵和躺著虛弱的狀態,晶晶眼淚瞬間下來了,沙啞著說道:“太欺負人了,我去找他,我要報警”。說道便轉身出去。

三姑慌忙喊了一聲,把晶晶叫住。靠著床頭坐了起來,對晶晶說道:“別找事了,報啥警,你大娘馬書記都說了,這是互毆,報警沒用的,報了警還會影響你考大學。讓咱們不管了,村裏會替咱們討回公道的。”

晶晶聽了後也隻是一直哭一直哭,三姑也在看著她哭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那後來村裏幫三姑家討回啥公道了。我問道母親。

“討回啥公道啊,後來你三姑找馬玲要劉從武賠醫藥費,馬玲說你三姑這個事情人家劉從武還打算告三姑呢,原因是三姑占了他們家的路。”電話那頭母親歎氣的說道。

後來,馬書記帶著村裏的幾個組長,三姑和劉從武一家,在村委會進行了深度的討論,最終在馬書記的協調下,三姑把蓋房子的地基還按照原來的宅基畫。

這樣劉從武就不會告三姑了,出於馬書記的協調,劉從武還拿了200塊錢補償給了三姑。村裏出麵做了個協調書。

回去時三姑沉默了一路。也不知道想些什麼。

而劉從武回去後,則是在家擺了一桌,喊了村裏幾個有頭有臉的“人物”。當天夜裏碰杯聲,歡笑聲不絕於耳。馬書記的愛人,劉從嚴也在裏麵。

深夜,晶晶抽泣的和三姑說道:“村裏騙我們的,你受傷了,還沒還手,肯定可以報警的,還有賠償,我們沒有占用他們地,她們起訴不了,也對我考學沒有影響。”

三姑沉默良久,歎氣道:“晶晶,你說的我也想了,雖然不是太清楚,但我知道咱們有理,有理咱不怕打官司,但是他們家有錢,家裏兩個兒子,又都是痞子,今天我跟他吵破了天,這門對門的,以後更不好過。”

說到這我也想起來了,小時候村裏人打架,是常有的,而打完架報警的了了無幾。

不清楚是對這方麵的意識淡薄,還是處於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考慮。而在村裏也有著無形森嚴的階級劃分。

大體是

家裏有從政任職的高於家裏有錢有人的,

家裏人多又混社會的高於普通務農的,

而務農的裏麵又劃分出,家裏男孩多的高於男孩少的

最後才是家裏有窮又隻有女孩的。

那這樣的家庭往往看不到所謂的人間溫暖。

千百年來的如此思想,至今仍侵害這許多家庭。我想這也是推廣教育的意義之一吧。

而三姑在地基規劃的一步上,經曆了此番坎坷,最終還是回歸到了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