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那北宋中期,有一位皇帝做得特別好,在宋代前後的戰亂之中硬生生地創造出了幾十年盛世來。
“所以大抵是祖宗保佑吧,在這個皇帝五十高壽那一天,那是天現異象、地湧蓮花。那其他人看了就恭喜皇帝啊。
“「官家,這是吉兆啊!」
“皇帝呢,聽了就很高興,一高興呢,那就誇誇地賞錢啊。這下,所有人都高興了。
“而就在這時候,皇後生了對龍鳳胎。隻是很可惜,小皇子沒幾天就夭折了,但這位公主啊,可是這個皇帝晚年最疼的人咯!
“那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是一箱箱地往皇後宮裏抬啊。這大宋的皇帝啥都不行,但就是錢多啊!那一般人一輩子別說賺到,連見都見不到那麼多的錢和好東西就像潑水一樣灑進了這個剛出生的公主手裏,那可真真是金窩裏養出來的鳳凰啊。
“要我說,那些討論這位皇帝這輩子最愛的女人最愛的是皇後還是貴妃的說法,都沒意思。我看這後宮裏頭的女人,除了血脈相連的女兒,他誰都不愛!
“而這位打出生起就備受寵愛的天潢貴胄(zhòu),金枝玉葉,就是繼武周之後第二位女帝,北宋倒數第二位皇帝,唯一一位以公主的身份統攬兵權成功上位的奇女子——趙夙。”
這說書先生就說到這兒,我們的故事,也從這兒開始。
等小皇子夭折的消息傳到趙恒耳朵裏的時候,他才想起來似乎皇後前兩天生了,剛巧在他誕辰那天。這壽宴辦的太大費神得很,沒工夫去看。這不過歇上兩天,就死了個。
倒也正常,他的子女就沒幾個活下來的,這麼多年了他都習慣了。小孩實在是太脆弱了些,搞得他這些年對這些小崽子現在都提不起多少感情來,天知道什麼時候就死了。子嗣不豐這也算是他們老趙家的傳統了。
死的是那個男孩兒,倒是可惜了點,但也無所謂。他的大兒子不太安分,這個時候再來個嫡出的小兒子麻煩得很,總會有些腦子不清楚的東西想要投機取巧。他都有些厭煩和這些蠢物繼續推拉了。女孩兒也好,省心。
這樣想著,趙恒抬抬手,旁邊大太監就湊上來了。
“去私庫裏,挑十箱金銀珠寶給皇後送去,慰問一下喪子之痛。後事就按慣例來,替朕吩咐下去,不要拿這些事再來打攪朕。”
“嗻。”楊懷明低頭稱是。官家既然不欲多做追究,那皇後吩咐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這錢收得倒是容易。
趙恒按了按眉心,感覺有些累了,看來是年紀上來了,以後還是得少操心一點,事情都放下去讓別人做就行。那麼高的俸祿怎麼就養不出幾個趁手的人才,皇帝難做啊。
“擺駕,回宮。”他要好好歇一歇。
就這麼著,這件事情就被輕輕揭過了。
由夏入秋,這會曹元已經料理完兒子後事,臉上已經看不出多少悲傷。這些天裏,慈元殿內多了座小佛堂,她吃的都是自己宮裏頭小廚房燒的素齋,好似因為傷心過度,從此準備與青燈古佛相伴。
皇帝染上了風寒的消息傳來,也沒有能讓她動一動眉頭。隻是對外傳言說自己將在佛堂為官家祈福誦經,吃齋茹素,希望佛祖能保佑官家身體盡快好轉,一切平安。
這當然是假話,可說出去實在好聽,誰聽了不誇一句皇後娘娘實在有心了。
實際上趙恒病不病的她實在是不關心,也無神搭理。自從那一夜過後她現在實在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生怕又在吃食中查驗出毒物來,方才出此下策。她好不容易這個年紀才有了孩子,她不想失去另一個了。
為此,吃齋茹素也好,祈福誦經也罷,隻要是有一點可能有用的事情,她都會做的。若不是實在精力不濟,曹元甚至不想讓女兒離開自己的視線。小佛堂修在女兒房間的隔壁,她睡也睡在一牆之隔的地方,有什麼動靜一聽便知,白天能盯著就盯著,睡也不敢睡實了,心裏總惦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