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璃月第一次見到千亦,是在天冊廿四年的初春。
那日,龍城關下了一場雨。
淅淅瀝瀝的煙雨中,少年站在城頭,左手提著秋水雁翎刀,肩上趴著隻酣睡的小獸。
與周圍一眾擐甲持戈的將士不同,少年隻穿了件雪白輕衫,寒風一吹,清瘦挺拔的身影便被冷雨描摹而出,單薄得像是柄插在城頭的刀刃。
蘇璃月並不知這個少年就是後來平定了九州戰亂的“天刀如雪”。
此際,她隻覺得後者清冷的身影在一片甲胄中有些惹眼,甚至於惹厭。
因為如今乃是妖魔橫行、九州罹難的戰亂年代,在戰場上不穿甲胄可是大忌!此刻就連修為已至第七境的神將李餘年,都披著青鱗魚龍鎧,他一個看起來尚未及冠的少年有何資格不穿甲胄?難不成他的修為比神將還高?
蘇璃月自是不信這個少年有多高的修為,在她看來,後者多半是與她一樣來龍城關曆練的弟子,因為有些不為人知的關係,所以不用站在隊伍中。但這少年顯然誤把關係當作了實力,竟在戰場上隻穿一件單衣,實在有些不知死活。
如蘇璃月這般揣測少年身份的,還有其他一眾來龍城關曆練的弟子,且大都覺得少年過於托大,不過一旁的神將李餘年對此都未曾置言,眾弟子再怎麼猜也隻敢在心中嘀咕。
忽然,就在眾弟子胡思亂想之際,一直望著遠方的李餘年目光一凝,口裏吐出兩個字來:
“來了。”
話音剛落,整個大地便悄然顫抖起來。
先是地上的石子不住的跳動!
隨後,眾弟子的法器驚起一陣嗡鳴;
再接著,遠處連綿的山脈也晃動不止!
等到眾弟子穩住身形,一道橫貫十數裏的狂潮,已越過遠山,朝龍城關飛速湧進!
這狂潮非江非河,而是由難以計數的妖魔,裹挾著泥漿、草木、煞氣,以及無辜生靈的血肉所形成的妖魔之潮。
初時還不過是一道黑線,隻是數息功夫便鋪陳開來,化作一片浩浩湯湯,銜山吞巒的狂瀾!
而此際,在層層雨幕的遮掩下,這狂瀾更是聲勢驚人,乍眼看去,竟如一汪橫無際涯的茫茫大海,朝著龍城關洶湧卷來!
龍城關巍然三十丈,綿延數十裏,是鴻域最牢固的要塞之一,但在這滔天巨浪麵前,卻仿佛一座搖搖欲墜的木橋,頃刻間便會被碾作碎片!
麵對這駭人景象,城牆上數萬將士卻無一人露出畏懼之色,更無一人的兵器被震出聲響,一眼望不到邊的龍城關上,一時間隻有冷雨落在兵器上的泠然之聲。
然而初次見到妖魔之潮的各派弟子卻有些不堪。
短短數息之間,有的已冷汗淋漓全身發顫,有的則將法器捏得哢哢作響,還有的滿臉恐懼不自覺地後退……
突然,一道寒冷的場域籠罩過來,眾弟子如同被冰封了一般,全都動彈不得。
數日來帶領眾弟子學習陣法、軍紀的統領轉過身,目光如電:“你們,還有誰記得登城之前我說過的話?”
眾弟子一片沉默,無人作聲。
“怎麼?沒一個人記得?!”
“稟大人,是令行禁止!”蘇璃月大聲回答。
“很好!”統領看了一眼麵色鎮定的少女,微微點頭,“看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慫包,還有人記得我說的話,既然如此,我可曾下令讓你們亂動?神將和將軍可曾下令讓你們亂動?!”
眾弟子再次沉默。
統領指著身後滾滾妖魔狂潮,聲音愈發嚴厲:
“大敵當前,你們看得見敵人,敵人自然也能看得見你們,未戰先怯,自亂陣腳,這就是你們作為人族第一次麵對妖魔的骨氣?!
“畏懼人皆有之,但畏懼不是退縮的理由,而是勇氣的根源!
“你們身前這數萬士卒,沒有一個修為超過第二境,而你們修為最低者也是第二境,他們能做到半步不退,為何你們做不到?!難道他們修為比你們高?難道他們不是血肉之軀?難道他們就無懼死亡嗎?!
“記住你們剛來時,神侯告訴你們的話:吾等身後,即是家國!”
說罷,轉身而去,寒冷的場域也隨之消散。
眾弟子恢複了行動能力,但全都靜立著,無人亂動。統領方才的話雖然難聽,卻也罵醒了他們:從妖魔禍亂九州開始,人族經曆了三百年的鏖戰,其實所有人都明白,一退再退之下,早已無路可退,今日他們不為龍城關而戰,來日便是他們的葬身之時。
蘇璃月是少有幾名一直頗為鎮定的弟子。
倒不是她修為高出眾人多少,而是她在去年之時,已去一處要塞曆練了數月,對妖魔之潮早已司空見慣。
她知道妖魔之潮固然可怕,但人族的要塞關隘更是固若金湯,尤其是如龍城關這樣經曆三百餘年攻襲的關隘,絕非眼前這等層次的妖魔之潮所能撼動的。
隻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站在最前方的那個白衣少年居然也紋絲不動,甚至肩頭上趴著的小獸還在呼呼大睡。
是被嚇傻了還是強裝鎮定?
少女暗自臆測著,然後便見訓斥眾人的統領走到了少年跟前。
這是終於發現這個漏網之魚了嗎?
蘇璃月心中一陣竊喜,正要看那少年如何被訓斥,卻見統領忽地一抱拳,行禮道:“多謝千將軍方才出手,沒讓這幫小崽子丟人。”
“……”
蘇璃月呆在了原地。
後麵少年再說了什麼她已完全聽不見,茫然的心間隻盤旋著兩個詞——
將軍?
出手?
原來方才用“界域”鎮住眾人的是這少年,原來這少年竟是龍城關的將軍?!
可是,界域不是神將才有的嗎,為何這個少年也有?
就在蘇璃月思緒淩亂之際,一名頭戴紫珠盔的統領閃身來到神將李餘年身前,抱拳道:“大人,‘十方絕徼陣’已探明:此妖魔之潮廣十二裏、縱十五裏、高五十丈,前為疾風妖狼三裏,而後八目妖蛛二裏,而後巨牛魔族五裏,最後為煞魔族二裏,何等煞氣尚不得知;其上為蝕骨飛蟻十丈,再上為吞金妖鷲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