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國

京師上京城(薊丘城)

建元二十二年三月初 ,清晨

皇城勤政殿外,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都在安靜等待早朝。

隨著三通鼓聲響畢,號角聲響起,勤政殿一大兩小的主門被十六名太監緩緩推開,守衛宮門的禁軍士兵,則威武的站在一旁,注視著三公九卿,文武百官。

太監總管郭勝,來到門前大聲說道 :時辰已到,百官覲見,禦道邊上安排的小太監們,也是一個傳一個叫道。

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隨即沿著龍道兩旁的禦道台階,井然有序的從兩邊小門進入勤政殿內。

已過中年的建元皇帝楚據頭戴平天冠,身穿五爪金龍黃龍袍,腰係九龍白玉帶,老態龍鍾的坐在龍椅之上,等待三公九卿,文武百官全部進入勤政殿內。

待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都進入勤政殿後,太監總管郭勝於龍椅邊上高聲道 :百官覲見皇帝陛下,跪。

三公九卿,文武百官當即跪了下去,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建元皇帝楚據神色威嚴的說道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三公九卿,文武百官,謝恩,起身。

三月的第一場朝會開始了。

建元皇帝楚據看了一眼,太監總管郭勝。

太監總管郭勝,當即心領神會的再次站了出來說道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老臣有本奏,說話之人正是三公之一的太尉趙東旭。

趙東旭楚國漁陽郡人士,建元二年初,齊國皇帝田延宗以樂乘為主帥,舉兵十萬不宣而戰,大舉突襲猛攻楚國靖海關,靖海關守將嚴叔昌率八千守軍,拚死抵抗三日,最終寡不敵眾,靖海關被破,嚴叔昌所率八千楚軍全部戰死,齊軍兵分兩路,一路猶入無人之境,連克楚國臨易,廣陽兩郡之地,合兵於方城郡,兵鋒直指楚國上京城(薊丘)。

收到消息的楚國朝野震驚無比,年輕的建元皇帝楚據,慌忙召集三公九卿進宮商議。

商議結束,建元皇帝楚據便立即任命老將秦開為平齊大將軍,晉白壁為先鋒,統領二十萬楚軍出征。

先鋒官晉白壁不聽指揮率五萬楚軍,輕敵冒進,被齊軍主將樂乘,設伏全殲,首戰失利的楚軍士氣低落,老將秦開隻得率麾下十五萬楚軍駐守方城堅守不出。

麵對方城這塊難啃的骨頭,齊軍主帥樂乘也暫時沒有好的辦法解決,隻得隨即下令齊軍紮下大營與楚軍對峙。

趙東旭見時機成熟隨即,向老將秦開諫言,以五千楚軍騎兵,趁夜色偷襲,齊軍大營,秦開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同意了趙東旭的這一諫言。

而反觀齊軍驕傲自滿的以為,楚軍大敗不敢出城作戰,隨即放鬆警惕,疏於防備,被趙東旭所率的五千楚軍騎兵,趁夜攻入齊軍大營,來回衝殺,致使齊軍大亂潰敗,麵對火光衝天的齊軍大營,老將秦開親率八萬楚軍出城助陣。

齊國主帥樂乘見大勢已去,隻得率麾下兩百親衛逃離,此戰斬首齊軍四萬餘,俘虜三萬六千多齊軍。

消息傳回上京城內,朝野上下為之振奮。

老將秦開趁勢反攻收複了,被齊軍攻陷的臨易,廣陽兩郡之地,同時以趙東旭為先鋒官,統帥五萬楚軍出靖海關,攻破齊國滄海城,齊國門戶大開。

致使樂城,皮城,厭次三郡直接暴露在楚軍的兵鋒之下。

齊國皇帝田延宗,收到齊軍戰敗的消息,無奈之下,被迫割讓樂城,皮城兩郡之地求和,至此楚齊之戰結束。

對齊戰爭的勝利,讓建元皇帝楚據龍顏大悅賞賜軍功,年僅二十六歲的趙東旭,在一年內獲封太尉,位列三公之一。

準,建元皇帝楚據看著太尉趙東旭,內心毫無波瀾,淡淡的說道。

趙東旭出列,拱手行禮後說道 :啟稟陛下,我大楚北部班氏城外的白羊,朔州二郡屢屢遭到西涼犯邊劫掠,當地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建元皇帝楚據,高坐於龍椅之上,眉頭有些緊皺,眯著眼睛看向趙東旭沉聲問道 :撮爾小國也敢冒犯天威,趙太尉若大楚出兵討伐西涼,勝率幾何。

啟稟陛下西涼雖小,但也有四郡之地,若想兼並西涼土地,滅其國,亡其宗廟,我大楚需出動三十萬精銳,陳兵於西涼境內,逼西涼出傾國之力,與我大軍相抗,待西涼軍精竭力衰時,方有八成勝算戰勝西涼,此乃消滅西涼之上策。

建元皇帝楚據一聽有八成勝算,剛想張口,說點什麼就被丞相韓天仁打斷了。

一聽要出動三十萬兵馬,丞相韓天仁站不住了,立馬出列拱手行禮道 :陛下萬萬不可呀,如今我大楚國庫空虛,實在經不起折騰了,前年代地大旱,糧食歉收,餓殍遍野,叛匪陳泰振臂一呼,十天之內,就聚集了數萬饑民,叛軍每攻占代地一城,就打開官府和世家大戶的糧倉,把糧食分出一部分給窮苦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