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水鎮是位於離陽帝國境內的一個偏遠小鎮,這個小鎮在一年前還是隸屬於金夷汗國,而金夷汗國原本是離陽帝國東邊的一個小鄰國。
十年前,離陽帝國迎來天元盛世,國力快速增加,人口數量也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綜合國力絕對是人族世界之最。可是,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國內的生存資源也在急劇縮水,長此以往的話,國內的矛盾就會擠壓,繼而爆發,最後很有可能就會顛覆帝國根基,而天元盛世則將是離陽帝國最後的餘暉。
離陽帝國第九任皇帝李承乾,天元盛世的開創者,他眼光毒辣,在天元盛世的鼎盛時期並沒有被自己的功績衝昏頭腦,而是很快就意識到了後麵發展的問題。於是,在一天早朝之中李承乾就提出了他的想法,想聽聽大臣們有何解決良策。
李承乾開口之後,左相楊林珅立刻奉承道:“陛下,您多慮了,如今盛世正是由於陛下的雄才偉略才出現的。在您的英明領導下,我離陽百姓豐衣足食,人人感恩陛下,感謝您還來不及,又怎麼會爆發矛盾動搖我離陽根基呢。”
李承乾看著楊林坤,內心翻了白眼,他平時雖然很享受楊林珅的溜須拍馬,自己有些什麼不方便辦的事交給他,他都會給自己辦的妥妥當當,但是,今天怎麼這麼沒有眼力見,此刻說的是國之大事,你不懂就閉嘴不要說,拿國事來溜須拍馬,著實不知道分寸。其實,這也不能怪楊林珅,對國事他確實不太擅長,他就是靠著能夠揣摩皇帝的小心思爬到今天的高位的,今天他看李承乾有些焦慮,本想寬寬他的心,誰知道這次馬屁拍到馬腿上了。
李承乾不屑地問道:“雄才偉略?”
楊林珅是個有眼色的人,他看出李承乾臉色不悅,吞吞吐吐地說道:“陛……陛下,您自然是雄才偉略,陛下思慮定是秉要執本。微臣駑鈍,微臣駑鈍……”
李承乾一臉威嚴,說道:“正是因為你口中的雄才偉略,朕才不得不考慮這些問題!”緩了一口氣,對著另一人接著說道:“右相,你怎麼看?”
此時一人站了出來,此人正是右相方玄鬆,方玄鬆不屑地看了一眼楊林珅,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應當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加強與鄰國的通商貿易,堅持此法,即使人口再多,吃穿用度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李承乾思考地點點頭,說道:“右相所言有理,不過此政過於耗時。開辟荒地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荒地開辟之初是種不出多少糧食的,需要花費數年時間來養地。而加強與鄰國貿易,我離陽鄰國皆是貧弱小國,於我皆無益處,而真正能給我們帶來貿易收益的隻有位於西方距離我離陽數十萬公裏的聖羅馬帝國,可要增強與他們的貿易,就需要大量的建橋修路,耗時耗力,短期內依然沒有成效。再者就是生活在最南端亞塔肯原始森林的精靈部族,精靈族與我人族爭鬥了數萬年,積怨頗深,是不會與我們來往的。”
方玄鬆深以為然:“陛下所言一針見血,是臣思慮不周。”
李承乾搖搖頭:“不,你說的很有用,隻是需要些時間罷了,開墾荒地、加強貿易,這該做的還是得做。隻是,朕想除此之外,還有沒有一種在短期內有顯著成果的辦法?諸位臣工,可還有良策啊?”
大臣們在下麵交頭接耳地議論了好久,還是沒有想到辦法。李承乾不耐煩了,說道:“這怎麼就這麼難嗎?不就是百姓的吃喝問題嘛,自己內部解決不了,難道就不能去其他外麵的地方想想辦法嗎?你們倒是多想想,想法多外擴散一下啊。”
李承乾的話說到這裏,大臣們瞬間就明白了他們的皇帝陛下的話外之意,他們個個是人精,哪還不清楚李承乾的意思啊,還不就是想向外擴張掠奪,侵吞鄰國土地嘛。可是,軍事擴張雖功在千秋,但罪在當代啊,誰要是提議發起這種非正義的戰爭,在後世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所以,下麵的大臣們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替李承乾說出他心裏話,沒人願意做這個不義戰爭的發起人。
李承乾看著下麵不為所動的大臣們,心裏腹誹:媽的,這幫吃幹飯的家夥,需要你們說話的時候沒一個人說,平時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倒是吵得喋喋不休,哼!李承乾壓著火氣,說道:“怎麼?都這麼久了,這麼一大群人,就想不出一個好辦法嗎?嗯?!”
大臣們雖戰戰兢兢,但還是不敢答話。隨後,李承乾的目光落到了左相楊林珅的身上,死死地盯著他。楊林珅一直不敢抬頭直視李承乾,他雖然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個讒臣,但也不想因提議發動侵略戰爭而為後世唾棄啊,但他此刻好似能夠感受到落在他身上的灼熱的目光一般,他緩緩地抬起頭正好對上了李承乾淩厲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