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是學子打亂兩兩隨意比拚,贏者為一批,輸者為一批,依次進行,得出排名後每人還可擁有一次翻盤的機會,那就是進入擂台賽方式了。
點名挑戰無論是何排名,也可棄權,但是若被挑戰者,無條件應戰,端看自己能否守好自己的排名,畢竟不服者不會在少數。
再輪到書,此書和卷考的書非一項,卷考考的書是策論,而此書,看的是書法,可隨意發揮,再由夫子評分。
到畫這裏,由出的題,學子們自行準備用具發揮,亦是由夫子評分。
由夫子們評分的幾項,都是直接展露給眾學子,若是有不服者當眾就能提出。
這兩日先卷考,黎琬還很好奇的跑到青雲台去看熱鬧。
因為她除了之前參與過的學考,其他並未過多接觸過。
於是,黎琬做了一件事。
\"古老,卷子可有多餘,給我一份,我也試試。 \"黎琬躍躍欲試。
古連啟剛從巡考中出來,就碰到了黎琬興衝衝地跑過來。
考場內大家夥兒氣氛緊張,也就到了黎琬這裏是拿來玩兒似的。
\"我拖趙夫子把這兩日的卷子都給你送去,黎小夫子何時陪老夫對弈一局。 \"
古連啟對黎琬的深度還是有點了解的,但是上次蒙學學考畢竟和大比內容有所出入,所以他倒是也想看看黎琬能做出什麼水平來。
\"哈哈,改日改日,古老若想,可等他們棋比那一日。 \"
和這些老江湖對弈,黎琬可得做好充分準備了,費神又費腦。
黎琬因第一次授課在錦繡閣內,因此她也擁有一個小書房,還是林文山幫她收拾出來的。
隨後沒多久,黎琬收到卷子後,與此同時也開始做起了卷子。
可以說他們考哪一項時,黎琬與此同時也做哪一份。
做完以後她還笑嗬嗬的拿著卷子給最後收卷的夫子送去,和那些喪著臉的學子倒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一項考完時,青雲台學子還不知曉。
在第二項結束時,有幾位學子撞見了,這才傳開來黎小夫子也參與了答卷。
於是轉日後,本就認真答卷的學子們更加鑽研。
就因為黎琬頭上按著夫子這名頭,加上平時她也會在學堂內聽學,這讓大家開始對著奇異的方向較勁起來。
可能他們覺得若是自己考過了黎琬,就不得了一樣,以至於集體都忽略了黎琬的年紀。
\"黎小夫子倒是激起了這幫小子的好勝心了。 \"這是監考過後夫子們的對話。
不過事與願違,尤其是在數術上,因為夫子們奔著怎麼難怎麼去出題的路上一去不複返。
而黎琬是做的熱火朝天,覺得很有意思。
丈量,算賬收稅等對於黎琬來說再簡單不過了,她最感興趣的後麵部分,既推演盤卦陰陽五行之道。
因為黎琬在當初醒來以後,就翻看了大量古籍,來雲亭以後也從師祖那裏搬來了諸多書籍學習。
因為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以及推翻了無神論證,而且黎安國偶爾能算算小事情,雖然結果離大譜,但是不妨礙黎琬的感興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