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對老鴛鴦(1 / 2)

一百零九章 一對老鴛鴦

太陽從薄薄的雲層中鑽出來,照在小娟蒼老的臉上,她眯起雙眼,道:“隻是辛苦了子然,我們的事都要他勞神費心。現在想想,跟你成親是成對了,沒有子然這個老頭兒子,子俊他們這麼大的年紀,如何照顧得了!”

“當年,要不是我死纏爛打,你怎麼肯跟我成親!”

“是啊,我這個比你大一輪多的老女人,倒比黃花閨女還難娶。但話說回來,如果我是一個小腳女人,你還會粘得這麼牢嗎?”

“恐怕不會。我的眼光很高的好不好。”

老太太眯起雙眼,久久地看著自己的天足,說道“要不是這雙大腳,福安和公公也不會看上我;要不是這雙大腳,我一個寡婦不要說培養孩四個孩子成材,能不能養活他們都是問題;要不是這雙大腳,我就是一個足不出戶的普通婦女,哪會看得這麼長遠!”

“是啊,走得多、看得多了,眼界和心胸自然就開闊了。”

“下沙的老輩人把貧窮和苦難稱為苦惱子,但我覺得,把它改成‘苦腦子’更恰當一些。大到投資失敗、經營不善,小到家庭矛盾、交友不慎,細細想來,除了意外和疾病,哪一件不是腦子的原因。”

長生點頭稱是。

“當年,多少婦女吃盡了繞小腳的苦,但她們不知反思,反而堅持讓這個悲劇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小時候,我和母親的一個決定,不但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還惠及子孫後代。”

“姆媽的決定雖然高明,但我覺得主要是你的命好。就拿我和你來說,按理,你是姐姐,應該疼著我才對。可是,我居然寵了你近一個甲子!”

老太太咧開嘴,自信滿滿地笑著說:“我為你生了一對好兒女,給你苗家延續香火,難道你不該寵我嗎?”

“應該!應該!對了,你不說兒女我倒還忘了。嘉樂來電話說,過兩天她就退休了,但又被一家民營醫院請了去。做了三十多年醫生,我以為她該歇息了。這下好了,除了休息天,她依然不能來看我們。”

小娟道:“吃技術飯的都是越老越吃香。嘉依八十,子俊比他姐姐小了不到兩歲,可他們每星期還得坐診三個上午;搞科研的子傑一直工作到七十歲五歲才告老還鄉。”

“六個孩子,我看要數當官的子雄最輕鬆,退休時他才六十五歲,和他一般年紀的還在地裏幹活,他倒好,除了養花健身練書法,就是逗孩子們玩。”

“在任時,子雄的壓力比誰都大。一個地級市的父母官,每天要為幾百萬人操勞。災害來臨時,他要組織搶險、轉移群眾、安排災後重建。一場強台風,通常幾天幾夜不合眼,人也會瘦一圈。”老人的眉宇間充滿了疼愛和自豪。

“子雄是個敢作敢當、一心為民的好官。隻要他任職過的地方,老百姓都這麼說。”

三天後,長生夫婦在子雄和子然的陪同下,由子俊的孫子蘇國強駕車去了江東。

馬江司育有兩兒四女,如今,隻有小兒子還健在,但他也有九十多歲了。故人相見分外親熱,說到過去的艱辛和不易,老人們總要發出一陣唏噓。

農曆十八,恰逢天文大潮。從江東回來,蘇國強載著四位老人來到江邊一個叫豬頭角的地方觀潮。

年輕人和子然把兩位老祖宗攙扶到大壩扶欄前,小娟用手指著對岸,問身邊的老伴:“昌盛街就在正對麵吧?”

“是的。發大水那年我才十三歲,我們祖孫三代站在古海塘上,看著草舍和田地被潮水衝走,奶奶哭得暈死了過去。這些年,一閉上眼睛,還總是夢到昌盛街。”長生感歎道:“多麼想回去看看啊,可惜它不在了!”

老太太扶著圍欄上桔黃色的鋼管說:“聽說這堤壩是鋼筋混凝土澆鑄的,能抵擋百年不見的洪水,不知是真是假?”

子雄道:“下沙有那麼多住宅、公司、商場、學校,政府還在大力吸引外資,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好。一個國家級的開發區,是不會讓大水進來的。”

“小娟感歎道:“都說寧當盛世狗,不做亂世人。解放前發生了這麼多災難,誰來管過我們的死活?”

正說著,隻聽東麵傳來隆隆的聲響──潮水來了。

潮水沿著筆直的堤壩奔湧向前,頭潮過後,混濁的浪湧一路滌蕩著緊隨其後,它凶悍、狂野,那種勢不可擋的衝擊力震撼著人們的視覺,但它隻能沿著人類設置的軌跡前行。

望著潮水從自己的腳下怒吼著向前衝去,老太太高興得像孩子似的揮舞雙手。“凶不起來了吧?今天,你連一寸土地、半間茅廁也休想衝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