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左大盟主(2 / 2)

左冷禪生怕狄修入了心結,不待狄修回話,忙插言道:“修兒,不必氣餒,樓賢侄說的句句在理,我嵩山劍法勢大力沉,若不輔以內力,自是不能發揮威力,我觀樓賢侄功力身後,你二人要想分出勝負,需得三十招以後。”

當下二人鬥在一處,這嵩山功夫倒是與丁堅那日鬥四霸有些許相似,劍法中夾雜著嵩陽掌的功夫,正好彌補了劍招慢這一窘境。二人轉眼間已鬥了二十餘招,這拳掌功夫本就是極耗內力的,寶刀寶劍可以憑刀劍之力,拳掌腿腳功夫倘無拳套、腿靠護持,隻能是憑借內力傷人,損耗極大,因此二十招一過狄修便現內力匱乏之狀,樓聽風倒感覺恰是到了好處。

未到三十招,在行家眼裏勝負已分。“好好,精彩,修兒,樓賢侄,二位點到為止,就此停手吧。”左冷禪看火候差不多了,對二人說道。二人應聲而聽,互相抱拳還禮。

“樓賢侄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呀,我五嶽劍派二代弟子中,樓賢侄當的魁首。”左冷禪讚歎道。樓聽風忙躬身還禮,說幾句謙虛的話,是夜便在嵩山歇息。

第二日,樓聽風再見左冷禪時,睡眼惺忪,精神略顯頹廢,左冷禪道:“是我嵩山招待不周,樓賢侄昨夜未曾休息好嗎?”

樓聽風忙答道:“左盟主誤會了,昨夜我在反思日間與狄師兄切磋情景,昨日我未與狄師兄切磋拳腳,倘若日後行走江湖,失了長劍,仇家能與我罷戰?我豈不任人宰割!”

左冷禪暗自讚歎,道:“十五年前,我五嶽劍派,也有一位年輕人有你這種疑問,最後他博覽群書,自創了一門掌法。”說到此處,左冷禪似是陷入了回憶。

樓聽風何等聰明,道:“這位年輕人想來應該就是左盟主了。”

左冷禪從回憶中醒轉過來,道:“哈哈哈,瞞不過樓賢侄,樓賢侄武學悟性甚高,不知對昨日一戰還有何見解?”

樓聽風躬身道:“晚輩鬥膽了,昨日一戰狄師兄成在拳腳也輸在拳腳,一雙肉掌若想傷人,內力必然消耗甚巨,如若戴上拳套或許能勝的了我,但這樣又失了左盟主的本心。無論長劍還是拳套,皆為武器,倘若失了武器,便隻能依靠拳腳。而拳腳不管招式如何巧妙,若想傷人,則需依靠內力,故此內力修為方才是一名武者的終極之。我五嶽劍派名雖劍派,當要想在江湖上搏出一席之地,劍法要練,拳腳也要練,但無論劍法拳腳皆是外功,追源溯本終究還是要走內力一道。”

左冷禪哈哈大笑道:“樓賢侄果然聰慧,我那十三個師弟和那些不成器的弟子沒有一個及的上樓賢侄之才。”接著又道:“我十歲入門,先十五年鑽研劍術,修補了我嵩山劍法的殘缺不足,又十五年為彌補劍法不足,自創了嵩陽掌法,直到八年前,我方悟的此中道理。樓賢侄年不及二十,便有此等感悟,當真是我五嶽劍派的幸事。一個門派創建成名,多是數百年來無數英雄豪傑,花了無數心血累積而成,一套套的武功家數,都是一點一滴、千錘百煉的積聚起來,決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絕非一招一式之長,無論兵器、拳腳、氣功,皆需要積累沉澱,我五嶽劍派倘若隻走劍道一途,終究太過狹隘,難以與宗門大派一爭長短。”

左冷禪說這些事時未見絲毫自得之意,倒有一番壯士嘯西風的悲壯之感,想來其所挾者必是甚大而其誌亦是甚遠。樓聽風一念及此,未形於色,隻是謙謙而讓,心中卻是暗暗感歎:我想要一統江湖,當真是難之又難,如左盟主這般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倘若日後不能為我所用,則必是強敵,更遑論武當、少林。愁啊。

第三日樓聽風先是拜別左冷禪,後又去少室山少林寺理了佛事,便下山而去。

嵩山派的狄修受樓聽風影響,不幾日也向師傅提出去江湖曆練,南下而去。沒成想這次南下竟打聽到了《辟邪劍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