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側妃的父親升遷了,從雲中巡撫調入內閣。
劉閣老回京後,劉側妃帶著徐苒回了娘家,景王備了厚禮親自送回去的。
而徐苒小住在了劉閣老府裏。
這一切景王妃都無法阻止。
在外做官和京中做官不一樣,在京中隻要不是官職太低,或者為人太過低調,都是有機會得見天子的。
從前劉側妃的父親還是地方巡撫的時候,景王妃的父親就已經入了內閣,看似是平級,實則京官要比地方官高半級至一級。
如今劉閣老也到了京城,入了內閣,這對於景王來說,好處更多。
徐佳也覺得頭疼,她知道劉家一定會盡快為徐苒說親。
如果徐苒的婚事不是由景王妃說成的,那麼對於景王妃的名聲並不利。
雖然京中大多數主母或多或少都會拿捏庶女,但放在明麵上為難的,並沒有多少。
家醜不外揚,對外還是表現出當家主母的氣度,否則就會被清流一派看不起,更有甚者,會被禦史彈劾。
她不能讓景王府的名聲有損。
她要給母妃出個主意。
“母妃,二姐的婚事你一定要為她盡快做主,這些年母妃不愛走動,可如今劉家回來了,若是真叫他們插手了二姐的婚事,豈不是叫母妃臉上難看。”徐佳勸道。
景王妃這下是真的開始擔心了,一是因為劉側妃的母家升了官,又來了京城,二是因為王爺對劉閣老的看中,三是因為劉側妃不是個安分的。
她突然想起來前幾天接到幾張的帖子,連忙叫孫嬤嬤給她取來,從中挑了兩家。
景王妃這個時候已經冷靜了許多,她又恢複了從前風輕雲淡的樣子,看著手裏的帖子說道:“這兩張帖子對於剛回京城的劉閣老家女眷一定很有吸引力,既然王爺都對他們一家多有敬重,本王妃自然也要同王爺一樣,與她們多多走動。”
劉閣老一家剛回京城,後宅女眷若是想要在京城各家夫人那裏活動開,起碼也要半年之久,若是有了景王妃的引薦,她們很快就能在京中活動開。
徐佳有些不理解,直接把人拿捏住豈不是來的更爽?
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問出來的:“母妃何必如此委屈自己,前幾日母妃還告訴女兒,我們景王府的外家隻有我的親祖父,如今母妃這般做事,豈不是上趕著討好劉側妃她們一家麼?母妃不如稱病,叫劉側妃來侍疾好了,嫡母病了,二姐也該回來了吧!”
景王妃否定了徐佳的想法,搖頭說道:\"這樣不行,劉閣老在外多年,如今好不容易回京,外孫女回家探親,於情於理都說得過去,若是我裝病逼她回來,王爺也會對我有意見的。\"
徐佳不明白,母妃什麼時候變得這樣瞻前顧後了。
看她還是不明白,景王妃繼續解釋道:\"若劉側妃家世一般,景王府的外家便隻有你的外祖一家,可如今劉閣老人在京中,側妃這個位置也是上了玉蝶的,不能把她當普通的妾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