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在紫廬山,死在顏鴻手裏的和尚,名叫拘利若成定。
顏鴻粗略翻看了一下成定和尚的修行手劄和典籍寶冊,然後得知拘利若是姓,這個姓是從毗婆屍佛傳下來的。
根據長阿含卷一大本經所載,此佛出世於過去九十一劫前,其時人壽八萬歲,其父名槃頭,刹帝利種,姓拘利若,母槃頭婆提,子名方膺。
毗婆屍佛於波波羅樹下成道,初會說法度眾十六萬八千人,次會說法度眾十萬人,三會說法度眾八萬人,其中有騫陀、提舍二高足,執事弟子名無憂。
因此,包括毗婆屍佛宗和渡屍佛宗,入其門下,便要放棄本身姓氏,改姓拘利若。
成定,既是名字,也是法號。
渡屍佛宗法號取名字序,取自《稱揚諸佛功德經》中,寶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
據顏鴻所知,他被伏擊受重傷以前的渡屍佛宗宗主法號正心羅漢。按照這麼看來,成定和尚乃是渡屍佛宗第九代弟子,正心羅漢徒孫的徒孫……就是不知道當代宗主是誰了,隻知道目前傳承到善字輩。
隻是渡屍佛宗從毗婆屍佛宗叛出另立門戶,兩千多年了,才傳承了大約11代弟子?
不過仔細一想,倒也相對合理。畢竟修真門派的代際傳承,和世俗上的普通寺觀不同,凡間寺眾不修法力,大約二十年一代,道行高深的僧人,一次閉關也不止二十年了。
而且道統之爭更勝於門戶之見,渡屍佛宗深受毗婆屍佛宗打壓,傳承不易也是正常。
看完成定和尚的手劄,顏鴻略略有些放心。看來成定和尚在門中地位,大約是中層位置。少了這麼一個人,渡屍佛宗當不至於高手盡出、大舉出動前來尋人報仇吧……
隻是,為什麼這樣一個中層弟子,會隨身攜帶幾件重寶呢?不說傳功灌頂用的屍舍利,那五蘊幻神天蓋、離欲生淨持杖、大威勢清淨戒衣、九子母陰魔煉魂骷髏可都不是凡品。
威力強大又有極高的成長性。而且攻擊、防守、靜心、布陣……一應俱全,基本沒有遺漏。
不管是日常修行、祭煉自保,還是外出行走、倚仗對敵,都已經足夠了。
想了半天顏鴻也是沒有絲毫頭緒,又自忖,隻要不是陷於重重包圍,被渡屍佛宗首座、長老這樣的高手群起圍攻,雖然自身仍然重傷未愈,但他還是有些把握可以遁走跑路的,大不了再受點傷就是了。
於是顏鴻也不去多想,將滿地的零碎分門別類收集起來。
特別是那件五蘊幻神天蓋,兼具封禁、幻神、腐蝕、煉魂,還能放出邪靈魔頭禦敵防護,可攻可守。
他已經打定主意,自己的本命法寶以後不再輕易動用,過幾天準備一下,花費一定時間將這件法寶充分祭煉,心神念頭完全控製。
還要重塑外觀,最好和原本形式絲毫不同,然後調整上麵的符文和禁製,讓它不是那麼顯眼和獨特,以後就可以放心拿出來用了。
外麵的天色已經微亮,雖然公寓被前方寫字樓遮擋,還看不見淡紫發紅的朝霞,但是沿著城市建築天際線的邊緣已經可以看到東方部分魚肚白。
顏鴻站在窗邊向下掃了一眼,道路上大約有幾十個朦朧的身影,或者步行或者騎著電動車。想來應該是上早班,或者是長距離出勤需要早起,路麵上隻有一輛公交車在慢吞吞的向前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