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發老師解讀《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1 / 3)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張易發老師!

在我們的身邊,你會發現存在這樣一類人,他們從來不麻煩別人,也很少尋求別人的幫助,因為他認為麻煩別人就是等於欠別人人情!

不止如此,我相信這個概念,從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也告訴過我們說:“孩子,以後千萬不要麻煩別人,能自己做的事情盡量自己做!”讓我們養成獨立的習慣,沒錯。

但是當你走入社會之後,走向工作崗位之後,你會發現麻煩別人這件事,有時候不但不是一件壞事,而且它往往恰恰是建立好人際關係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更加確信了這個道理!

所以今天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講給大家聽。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當我看完這本書,我更加確定了這個理論是對的!

比如說,前一段時間我參加朋友聚會,晚上10點多之後,因為沒有地鐵了,我有一個朋友他回家不太方便,於是我主動提出要開車送他回去。可是他怎麼都不願意,他說:“不好意思,這樣多不好。。。挺麻煩你的,還欠你一個人情。”

我說:“你不要這樣想!你知道嗎?有時候好的人際關係就是麻煩出來的。”當我這位朋友聽完之後,立刻釋然了。於是就請我幫他開車把他送回去!果不其然,過了幾個月之後,我們倆真的成為了互相麻煩的一個好朋友!

所以說,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這一定是有道理的,並且還是個真理。當然了,說這個道理的人不是我,也不是作者,而是有一個叫做富蘭克林的先生,他是美國國父。富蘭克林在很久很久以前,發生過這樣的一個往事。

話說,有一次他想去賓夕法尼亞州的立法院找一個議員一起合作,但是這個議員是出了名的軟硬不吃,拒絕跟任何人合作!那麼各位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是富蘭克林先生,你會想到什麼樣的辦法,能夠讓這個議員跟你一起合作不反感你呢?

可能很多朋友會說軟磨硬泡,或者是找中間人,或者是不打不相識等等方法。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富蘭克林先生卻走出了絕非尋常的一條路!他采用的方法是:他向他的朋友打聽,知道這個議員原來家中藏有已經絕版的好書!

所以富蘭克林先生有一次就主動找他說:“議員先生,聽說你家裏有藏幾本好書,都已經絕版了,那能不能借一本給我看看呢?我特別的仰慕這本書,我也特別欣賞你的為人。”這個議員聽完之後想都沒有想,就答應把這本書借給了富蘭克林先生!

當幾天之後看完歸還書的時候,富蘭克林還跟這位議員不斷的探討書中的內容,議員呢也聊的很開心!最後臨走之前,議員還說了一句話,他說:“如果你有什麼需要找我幫忙的,你盡管開口就好了,有什麼忙能幫得上的我一定幫!”

這時候富蘭克林很吃驚,他後來不斷地琢磨,不斷的細心分析之後,他發現了一個成功的原則,那就是:在有的時候,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加願意再幫助你一次!

我再說一遍,這個成功的原則就是: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加願意再幫你一次!所以我們可以換句話說,要使某個人喜歡你,更好的辦法更加容易的辦法就是請他幫你一個小忙,對吧。

所以我們可以證實,好關係是麻煩出來的!這個麻煩到底該不該麻煩,從來不是說到底要不要的問題,而是我們應該怎樣掌握好分寸感和界限感!我覺得這才是我們應該所學的內容。

所以今天,易發老師會毫無保留地把這本書認真的給大家講一遍,幫你改變你的價值觀,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你的人際關係的認知理念!

這本書呢,我大概分三個內容去講。

第一個,就是告訴你好的關係是如何產生的。

第二,告訴你如何攻破怕麻煩、求助別人的心理障礙。

第三,關係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怎麼樣和諧人際關係。

這三個問題,就是我們這本書整篇所講的最重要的內容了。我先說一個強調,那就是各位親愛的朋友們,這本書你要麼不看,要看一定把它全看完!你不要看個十分鍾就不看了,感覺學會了一兩點。

其實不是這樣子的。這本書是一個完整的係統,他們每一個觀念都是環環相扣。你可能隻知道了第一個點,你會發現第二個點連不起來的時候,你學的第一個點完全就是錯誤的!那麼可以把這本書比作成學什麼呢?就好像學《葵花寶典》一樣。

如果你學《葵花寶典》不全部學完,那麼完了!你隻看了第一招說欲練此功必先自宮,你“哢”就自宮了,你沒看第二招!你要繼續往下翻,翻到第二招它還會說不必自宮也可練此神功,是吧!

所以呢,三招全部學完。學完才能保證你可以通過這本書明白關係到底是什麼,我們怎麼樣通過關係建立你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所有一切的基礎,讓你的人生更加幸福!

那麼我們先講第一個知識點,就是好的關係是如何產生的。這本書的作者叫做格子珊老師,她在以前上學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她說她當年剛剛上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她走到宿舍裏,宿舍舍友一共加她是四個人。

她為了體現自己的友誼,想跟大家和睦相處,就把身上所有的零食拿了出來分成四份,希望一人一份。這個時候有三位舍友,其中有兩位欣然地就答應了,並且有吃、有說、有笑,玩的不亦樂乎!

但是還有一位很不好意思,不管珊珊怎麼示好,不管這個主人公怎麼示好,這個人就是委婉的拒絕了,態度也是非常的好!這個時候呢,也沒有辦法,隻能繼續吃自己的、繼續玩自己的。

結果後來,大學四年的時間幾乎都是這麼過去的!當時她那位拒絕她零食的朋友依然我行我素,非常的獨立!自己打水,自己打飯,自己幹任何的事情,從來沒有找過她們三個人幫過忙!久而久之關係都漸漸疏遠了。

以至於到畢業的時候,作者姍姍老師回憶的時候說:

“我們畢業之後,我們那三個舍友在一起玩的時候,還有時候不時的聯係一下,慰問一下感情。但是那位一直拒絕我們的朋友,她從畢業之後就消失在茫茫人海裏,好像就是一個非常孤獨的人一樣,再也聯係不到了! 所以你會發現這個現象,有時候關係是怎麼出來的呢?就是麻煩出來的!

因為我們在大學的生活當中,我們有時候會經常說,我今天有事情很忙,能不能幫我打個熱水?我今天不太方便,能不能幫我打一份飯?我們三個就是在彼此之間,不斷的在麻煩著別人,不斷的在互相麻煩著別人,你幫我,我幫你,關係一步一步更加的親近,一步一步更加的緊密!於是最後成為了好朋友!”

所以你看吧,好的關係是如何產生的?很簡單,要有交往!沒有交往,如何才能產生關係呢?你們說對不對?所以這就是第一個知識點。

那麼你如果想跟某一位朋友交上好的關係,你必須跟他要有來往。來往呢,也許借一個小東西,也許給他借一個小東西。久而久之,你幫我助的大家關係就好了。

那麼第二個,才是我們的重點。道理我們是明白了,是吧。很多人知道了無數的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那麼我們怎麼來克服這個矛盾點呢?怎麼克服這個心理障礙呢?

所以這就是接下來易發老師講的第二個知識點,如何攻破怕麻煩、求助別人的心理障礙。

首先,我們的心理要有一個認知。什麼樣的認知呢?第一個點,就是開口求助一定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我相信拿著手機正在聽書的朋友,可能此時此刻聽到這裏會有反對意見:“易發老師說的這麼容易,我也求助過別人,可是我遭到的是什麼?我遭到了別人的看不起、冷笑和譏諷!”

但是我想告訴你,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存在,那麼其實不應該你最難受,因為low的人不是你,而是他!因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是從來不會嘲笑和譏諷那些求助者的,對吧。你隻要做好自己,光明正大、坦蕩蕩,我相信一樣可以更好!

就好像如果有人來幫助你,你會譏笑別人嗎?你會嘲笑別人嗎?NO!一般都不會!所以開口求助別人從來都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而且有時候,還要利用自己的這種坦蕩蕩來打壓別人。

比如書中就講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笑話。蕭寒是公司一位在職員工。有一段時間,蕭寒非常的喜歡吃泡麵,所以每天中午都會來一桶!結果他們的老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喜歡挖苦員工的一個老板,天天在員工麵前炫耀說:“哎呀,蕭寒,怎麼又吃泡麵?你看你過得寒酸的跟你的名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