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益州變故(1 / 2)

益州劉璋在曹操的挑唆下,為求益州自保,與曹操結盟,法正與張鬆得知後第一時間將消息傳往劉備處。

劉備聽聞此消息後,眉頭緊皺。帳內諸將也麵露憂色。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主公莫急,雖劉璋與曹操結盟,但吾觀劉璋生性懦弱多疑,其麾下亦多有忠義之士不滿此舉。

龐統上前一步拱手道:“孔明所言極是。統願潛入益州,暗中聯絡劉璋麾下忠義之人,煽動其內部人心惶惶,再散布曹操狼子野心,結盟實乃引狼入室之舉。”

諸葛亮微微點頭,“士元此計可行,但需小心行事。”

張亮卻搖頭,“不妥,如此雖能亂其心,然易打草驚蛇。璋若察覺,恐先下手為強。吾以為當修書一封於璋,陳說利害,表明主公無意奪其益州,唯有聯手抗曹方迎回天子為上策,並送上厚禮示好。同時派細作混入城中,探聽虛實。”

諸葛亮撫須笑道:“公之言亦是良策。可雙管齊下,龐統一路先行潛入布局,張亮則準備書信禮品。我等再整軍備戰,對外做出欲攻之勢,令劉璋與曹操互相猜疑。如此,則大事可成。”

眾人皆稱善,劉備臉上的憂愁之色也漸漸消散,當下便按此計行事,隻待劉璋那邊有所動靜。

劉璋處雖與曹操暗中結盟,但是又不少人勸阻劉璋與劉備結盟,並以漢室基業為重。劉璋不聽人言執意與曹操結。

半月後張亮帶著劉備書信來到益州,益州接到書信和禮物後左右為難。召集眾人商議,劉璋拿著書信,在殿內來回踱步。謀士黃權進諫道:“主公,劉備素有賢名,如今信中言辭懇切,且曹操為人奸詐,與其聯盟實非明智之舉。”

劉璋哼了一聲,“劉備向來善於偽裝,不可輕信。”但內心已有些動搖。

此時,法正悄悄找到那些不滿劉璋與曹操結盟的將領,言說劉備的仁德以及曹操的殘暴。眾將心動,私下商議若劉璋仍一意孤行,便打開城門迎接劉備。

而龐統早已在城中暗中活動,散發謠言,說曹操即將派人接管益州兵權。一時間,益州城內人心惶惶。劉璋見狀心煩意亂,對曹操的信任也產生裂痕。

張亮趁機再次求見劉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劉璋已無主見,又招來文武前來商議,黃權、劉巴、王累、許靖等人勸阻劉璋以漢室基業為重與劉備和好。而張、冷苞、鄧賢、雷銅、高沛等人建議兩不相幫。

兩派各有說法,但是都不知道劉璋心中所想。劉璋看著眾人說道,劉備自稱豫州王,吾有意稱王,然後與劉備再次和好,不知諸位有何意見?

劉巴和董和聽了立馬站了出來,主公不可,劉巴看向董和,董和接著說道:“主公劉備稱王乃是大漢已得其大半,勢力遠超我益州,雖我蜀道艱難,有一夫守關萬夫難開,但也有不敵之處,倘若主公稱王,就算劉備不來攻打,曹操也必然攻打我益州。”

主公,幼宰所言極是,還望主公三思。劉巴說道。

眾人也趕緊附和劉巴所言。

劉璋看著眾人,心中歎氣的向眾人說道:“吾隻想得個蜀王,看一下劉備能否幫我,我也並非真心想要這王位。”

主公,既然如此想不如請張亮將軍,看張亮將軍如何說法正說道。

那就依孝直所言讓人去請張亮將軍前來議事。

不久張亮來到劉璋治所,與眾人見禮後看向劉璋。

不知劉使君找在下何事?

劉璋看著張亮說道:“興平將軍久隨豫州王,乃是文武雙全之人今有一事不知興平將軍可否願賜教?”

張亮恭敬地回道:“使君但說無妨。”

劉璋緩緩開口:“吾欲得蜀王之位,然自知勢單力薄,又恐曹賊與玄德公覬覦。若玄德公肯助我,我願與他修好如初,共拒曹操。興平將軍以為如何?”

張亮心中暗喜,麵上卻不動聲色,“使君此想法雖好,但如今局勢複雜。曹公狡詐多端,其結盟之心未必真誠,不過是想借使君之地擴充勢力。而我主豫州王劉備,一心隻為匡扶漢室,若使君隻求蜀王之位,並不妄圖分裂大漢,我主定不會為難。且我主兵強馬壯,若與使君攜手,曹操必不敢輕易犯境。隻是使君需速做決斷,如今城中人心浮動,皆是擔憂曹操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