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接下來,她該在這片菜地,種些什麼菜呢?(1 / 2)

“娘親,這是什麼呀?”

在崔葭月讓鶯兒和王姑姑她們,在一小片菜地的中間,還有四個方位,分別挖出四個小坑。

然後將帶過來的一個盒子打開,從中取出一卷淡褐色的東西之後,剛才因為害羞跑開,但實際上沒有走遠,而是在邊上躲著偷看的小貓兒,還是難以抑製住好奇心,跑了過來。

靠在崔葭月的身側問道。

小姑娘從來就沒見過娘,被項昊收養到項家寨之後,他這個大寨主平時不是在練武,就是在忙寨子裏的事情,哪有時間照顧她?

劉嬸兒也不是會真心對孩子好的,雖然不敢不聽項昊的,該照顧也會照顧孩子們,但也是能偷懶就偷懶,多一點的關心都不會給。

凡事就怕對照。

崔葭月對小家夥也沒見多熱絡,不過是出於成年人對幼崽的禮貌,投喂了一下,另外就是給做了套衣服罷了。

畢竟是被人家娘親娘親的叫著,這也不算給的多。

可小家夥卻真把她當親娘似得,一步不離的黏著。

隻要見著了麵,就往她身邊湊。

她一跑過來,其他的三個以她馬首是瞻的小家夥,也就都跟著跑了過來。

省了崔葭月讓牛媽媽去將他們逮過來看住的麻煩。

因為接下來,要點火了。

萬一小孩子看不住,再好奇的跑過去被火給燎了,那可就糟糕了。

“這是文獻。”崔葭月笑著回道。

獻,聖也。

凡一話一言,可以訂典故之得失,證史之是非者,則采而錄之,所謂獻也。

意思是,承載著曆史意義和研究價值的典章書籍。

這一點而言,和崔葭月所理解的文獻,沒有區別。

但是在晦氣出現以後,文獻在大漢朝,就多了一種釋義。

就是用來指代,那些承載著驅散晦氣的文章詩詞的載體。

文獻,便有了以文氣獻給天地,以驅散晦氣之意。

這文獻除了書寫在其上的內容,是天地應許之外,還要書寫者自身有文氣,另外,這作為載體的東西,也很有講究。

崔葭月在幾個小家夥好奇的眼神中,將捆著的這一卷文獻打開。

取出其中一張在手中,讓他們湊過來看個新鮮。

昨晚她已經研究過了。

文獻所用的紙,是用了桑蠶絲,桑樹皮,楮樹皮,苧麻等等材料造成,其中還放了鬆香,還帶著一股藥材的味道。

應該是用藥湯煮過。

外麵一層,塗了蠟,摸上去十分光滑。

一張文獻入手十分厚重,崔葭月這紙估計和硬幣差不多厚實。

她從崔老爺那裏要來了五張,卷在一起,都能當一把凶器了。

……就是很結實的一根棍子。

除此之外,她看不出什麼特殊的地方。

用感謝值在商城裏兌換了一次檢測服務,得出的結論除了紙張的材料分析之外,隻有一個正向能量的參雜備注。

這打消了崔霽月想試著書寫文獻的念頭。

她的體檢報告裏可沒有正向能量的標注。

這無疑證明了,她現在沒有能力寫出文獻這種東西。

崔葭月猜測,這所謂的正向能量,應該就是人們口中的文氣。

也許以後有機會的話,她可以再弄幾張這樣的紙試一試。

或者用感謝值購買一些能夠使得她擁有正向能量的丹藥。

但不是現在。

崔葭月目前所擁有的的感謝值,還遠遠沒有達到,能讓她隨意揮霍的地步。

昨天的一次針對手中文獻的檢測,就花了她30個感謝值。

她現在的感謝值,主要來自於項家寨中的人。

救下小豬兒和給出的驅蟲藥,使得她一直在陸陸續續的得到這些人的感謝。

這一點,從寨子裏的婦人們,對牛媽媽誇張的述說她們自己和家人,都在吃了藥丸以後,如廁之時發出了怎樣的叫喊,就可以看得出來。

從她們的津津樂道中,崔葭月還可以知道,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在大家仍然會不斷提起這件事的過程中,感謝值還會緩緩的增加。

另外,昨天從崔家回來,帶回了糧食和肉食,也讓她的感謝值猛增了兩三百。

達到了最終的694。

如果不是昨天用掉了30個感謝值,這個數值有望在中午之前,超過七百。

因為大家起來之後,所吃的早飯裏,肯定少不了昨天的剩菜。

就這一點而言,項家寨的眾人就給崔葭月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雖然都說施恩不望報,可是誰又能不喜歡知恩圖報的人呢?

何況,她還很需要人們的感謝。

就是有了這些感謝值,才讓崔葭月能夠,更有把握的將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做成。

“鶯兒,王姑姑,牛媽媽你們過來,把文獻一人拿一張過去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