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赤壁敗逃(1)(1 / 3)

1 橫槊賦詩

闞澤回到東吳,剛下船走了幾步,碰見蔡中、蔡和兩人迎麵走來,他趕忙假裝拐彎,向甘寧的軍帳走去。

二蔡相互對視了一下,輕手輕腳跟在闞澤身後。他們兩人近日一直在察看黃蓋行蹤,發現闞澤和黃蓋曾有密談,繼而闞澤就偷偷去了江北曹操營寨,猜想必有重要舉措,所以一見闞澤回來,立刻就盯上了。

闞澤已經知道二蔡是詐降,對甘寧使了個眼色,道:“將軍前日為救黃公覆,被周瑜豎子所辱,我甚為不平。”

甘寧道:“周瑜豎子自以為是,我自受辱之後,一直羞見同僚。”說罷拍案大叫。

闞澤假裝道:“將軍切勿高聲,恐被人聽見。”

甘寧怒道:“聽見便怎的,大不了帶著親兵投奔江北。”

闞澤噓了一聲,道:“帳外好像有人。”

甘寧掩住嘴巴,拔劍出鞘,突然竄出營帳,二蔡正躲在帳後,閃避不及。甘寧當即喝叫親兵:“把他們綁起來。”

帳內幾個守衛親兵一擁而上,將二蔡捆上。甘寧道:“我剛才心裏話都被他聽去,必須殺了滅口。”

二蔡忙道:“二公饒命,我二人實際上是曹公派來詐降者。”

甘寧喝道:“想用這種辦法乞命,不覺得太幼稚了嗎?”說著提劍兜頭就要砍落。

二蔡趕忙撲通跪下,道:“將軍且慢動手,我二人詐降千真萬確,有憑據為證。”

甘寧收住劍,低喝道:“有何憑據?”

蔡中趕忙掏出一塊節信,說:“這是曹丞相親自給我的,可以證明我的身份。”

周瑜站在赤壁山頂之上,北望曹軍營寨,隻見連營百裏,工匠們正忙忙碌碌地將戰船相連,敲擊鐵釘之聲,隔江都能聽見,像夯築城牆一樣熱鬧。周瑜越看越歡喜:“江北戰船如蘆葦之密,若遇火起,難以遁逃,現在他自己又將船連起,更是自尋死路。”

站在他身邊的闞澤道:“我昨日在曹賊營中,適逢於禁稟告士卒嘔吐之事,當即腦子一轉,心生此計,沒想到曹賊果然聽取。”

周瑜哈哈大笑:“原來是君所獻的計策,君這次可算為東吳立大功了。”

闞澤卻皺眉道:“不過曹賊當時心生疑忌,猜到我們可能采取火攻,突然嗬斥我是詐降。我當時急中生智,卻想起一件大事。”

周瑜隨口道:“哦,什麼大事?”眼睛猶自望著江心,這時風聲淒緊,旌旗飄蕩,周瑜臉上的笑意突然隱去:“對了,火攻必借風勢,冬日無東南風,如何火攻?”

闞澤跌足歎氣道:“我說的大事就是這個。”

這時一陣大風刮過,營寨中一柄大旗旗杆禁不起風力,呼啦啦被風吹折,周瑜臉色變得鐵青,突然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往後栽倒。周圍將士大驚,將周瑜七手八腳抬入營寨。

江北的戰船足足敲擊了兩天,才將所有戰船用鐵鎖係上。除了一些小船還可活動,大船全都固定在岸邊,不管怎樣風吹浪生,巋然不動。曹軍將士個個歡喜,虎豹騎的將士騎上戰馬在各船之間來回穿梭,炫耀武力。原荊州水卒愈發縮頭縮腦,被他們看得不值一錢。荊州水卒私下議論,認為將所有戰船連鎖,如若一船失火,將綿延成災。其中一個建議推舉頭目上書丞相,陳明利害,但旋即遭到大部分士卒反對。提建議的士卒有些難堪,道:“一旦出事,玉石俱焚,他們敗了,我們隻怕也難逃性命。”

另一個士卒道:“你就算去報告,人家也未必理你。沒看見咱們蔡將軍嗎……”他沒說完,已自忍不住,失聲痛哭。

其他士卒也被感染,個個悲傷。先前那人道:“既然如此,一旦發生變故,我等立即反戈,投奔左將軍去。況且前主公的長子還在江夏,我們也可投奔,強似在他們手下為奴。”

眾人都點頭,但不敢聲張。

這天傍晚,曹操大會水軍,自乘一隻大船,居於中央,上建“帥”字旗號,兩旁分列水寨。夜空晴朗,風平浪靜,清冷的冬日天空,群星微茫灑落。大船上眾謀臣將士齊齊列席,參加宴會。

曹操道:“今日是十二月十五日,特召集諸君前來飲宴,共話平生。”

到這時候,還有何話好說?群臣都眾口一詞說著祝賀的話。

此時皎月東上,長江上灑滿了清輝,如冰紈一般,漂浮在眾人眼前。舉目望去,南麵赤壁山在月下猶顯血紅,北麵青黛色的烏林被月色罩滿,如霧如霰。如果不是戰爭,他們怎麼有機會看到如此絕美的江上夜景,因此都不由得慨然太息。

飲至半酣,曹操道:“天下大亂,已經數十年有餘,賴諸位賢士大夫相助,孤已經蕩平中原。江東割據也指日可複。孤自舉義兵以來,誓欲為國家除殘去穢,蕩平四海,使百姓得離戰亂之苦,重新安居樂業,靜享太平。如今太平之期不遠,孤也算是大誌得酬了!”

群臣齊齊離席賀道:“願丞相此次早奏凱歌,我等終身皆賴丞相福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