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闌尾炎
1.疾病簡述
闌尾是盲腸內側的一個細長盲管,功能已經退化。闌尾炎則是闌尾發生的炎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急腹症,通常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闌尾炎主要是由於闌尾腔內存留有結石、寄生蟲、糞便等異物,因而造成闌尾腔內物體引流不暢。特別是因為闌尾動脈為終末動脈,供血功能比較差,一旦因某種原因引起血循環障礙,就很容易造成闌尾缺血壞死而發炎。
2.食療選方
⑴冬瓜仁苦參湯
原料:冬瓜籽仁15克,苦參30克,甘草10克,蜂蜜適量。
做法:水煎。調蜂蜜適量,飲服。
功效:可治療急性闌尾炎。
⑵薏米粥
原料:薏米50~100克。
做法:用清水煮爛成粥,稀稠適度。分1~2次服食,每天1劑。
功效:可治療急、慢性闌尾炎。
⑶桃仁薏米粥
原料:桃仁10克(去皮尖),薏米30克,粳米50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加水一起煮粥,直到熟爛為止。每天服用。
功效:輔助治療闌尾炎。
⑷芹菜瓜仁湯
原料:芹菜30克,冬瓜籽仁20克,藕節20克,野菊花30克。
做法:用水煎。每天分2次服食。
功效:輔助治療闌尾炎。
⑸綠豆馬莧飲
原料:新鮮馬齒莧120克(或幹品30克),綠豆30~60克。
做法:煎湯飲用。分2~3次服下。
功效:對急性闌尾炎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⑹香瓜食療方
原料:香瓜籽15克,炒全當歸30克,蛇蛻3克。
做法:將以上材料曬幹研成末。每服10克,每日3次。
功效:可治療闌尾炎。
3.生活建議
⑴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吃東西前一定要先洗手。因為每天我們都會用雙手幹很多事情,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因此手上難免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等致病原。在吃東西之前,要認真用肥皂將雙手洗淨,這樣可以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性。
⑵平時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吃綠色蔬菜、新鮮水果,比如芹菜、菠菜、韭菜、黃花菜、蘋果、桃、杏,以及瓜類等富含豐富纖維素的食物。多食用這些食物可以增加胃腸蠕動,起到潤腸通便、排出腸道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的作用。
⑶生吃瓜果時,一定要將它們清洗幹淨。瓜果蔬菜在生長的過程中,會沾染到病菌、病毒、寄生蟲卵等致病原,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有毒物質。如果清洗不幹淨,則有可能染上疾病,甚至引起食物中毒。
⑷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人體的免疫力提高了,身體抗病能力也提高,遇到病毒入侵時,會自發產生抗體來殺滅病毒。免疫力強的人不易生病,而免疫力弱的人一遇到病毒侵襲,就易誘發各種病症的發生。
⑸盛夏時忌貪涼過度,尤其不宜過飲冰啤酒,以及其他冷飲。
⑹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過於食用油炸、肥膩的食物,並且要避免過食刺激性食物。
⑺飯後忌劇烈活動。飯後急走,容易發生腹痛。
⑻及時消滅腸道寄生蟲。因為腸道寄生蟲的危害性大,可能會引起消瘦和輕重不等的胃腸道疾病,如腹痛、嘔吐等症狀。
二、扁桃體炎
1.疾病簡述
扁桃體炎主要分為急性扁桃體炎和慢性扁桃體炎兩種,多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所導致的疾病。
急性扁桃體炎是齶扁桃體的一種非特異性急性炎症,經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黏膜和咽淋巴組織的急性炎症。急性扁桃體炎患者多發熱、口渴、畏寒,咽部幹燥、灼熱、疼痛,還會出現吞咽困難或疼痛、扁桃體腫大、頜下淋巴結腫大、有壓痛等症狀。當機體抵抗力因寒冷、潮濕、過度勞累、體質虛弱、有害氣體刺激等因素而驟然降低時,就會加速細菌的繁殖並引發扁桃體炎。
慢性扁桃體炎是扁桃體的慢性炎症,多數情況下是由急性扁桃體炎反複發作而引起的,或是因為隱窩引流不暢,導致扁桃體發生慢性炎症病變,也可能發生於某些急性傳染病之後。慢性扁桃體炎患者常會伴有扁桃體肥大,發生呼吸困難、吞咽障礙、語言不清等功能障礙
的情況。
2.食療選方
⑴黃精冰糖飲
原料:黃精、冰糖各30克。
做法:將黃精洗淨,與冰糖一起放入鍋內,加水,文火煮1個小
時。飲湯,食黃精,每天1劑,分2~3次服用。
功效:補氣,潤肺,生津。適用於咽喉不適的扁桃體炎。
⑵酸梅青果湯
原料:酸梅10克,青果(橄欖)50克。
做法:將酸梅、青果放砂鍋內浸泡1天,然後小火煎煮,飲用時
加適量白糖。
功效:日常飲用,具有消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於急性
扁桃體炎、咽炎。
二、扁桃體炎15
⑶青果糖水
原料:鮮青果10個,冰糖適量。
做法:取鮮青果搗爛,加冰糖和清水500毫升,水煎,去渣。每天1劑,分2次溫服。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生津解渴、清肺利咽的功效。適用於兼感冒症狀扁桃體炎。
⑷無花果燉豬肉
原料:無花果20克,瘦豬肉120克,精鹽少許。
做法:豬肉洗淨,同無花果一起放入燉盅,入鍋隔水燉半小時,出鍋後加少許精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日常食用,具有健胃清腸、解毒消腫的作用。適用於急性扁桃體炎。
⑸川貝燉母鴨肉
原料:川貝10克,母鴨胸脯肉120克,精鹽少許。
做法:鴨肉洗淨,斬大塊,清燉至八成熟時,加入貝母、精鹽,再燉至熟即可。飲湯食肉,每天1次。
功效:具有化痰止咳、清肺解熱、滋陰補血的功效。適用於燥咳無痰、咽喉不適的扁桃體炎。
⑹蔥白蘿卜煲
原料:白蘿卜適量,蔥白數段,白糖、精鹽各適量,生薑1塊(選用)。
做法:將蘿卜洗淨切片,用水煲熟後加蔥白,再燒3分鍾,略加調味劑,如白糖、精鹽等,一同服下。可加生薑3片,以加強疏風祛寒之力,同時可以增加香味,熟後去薑或同服均可。每天3次。
功效:疏風散寒。適用於急性咽炎、扁桃體炎。
⑺牛蒡粥
原料:粳米30~50克,牛蒡根30克。
做法:將牛蒡根研濾取汁100毫升,粳米煮粥,粥成後兌入牛蒡汁。不拘時服,溫涼均可。
功效:疏散風熱,清熱利咽。
⑻銀花粥
原料:銀花30克,粳米30克。
做法:銀花入砂鍋加水200毫升,浸泡半小時,用武火煎10分鍾,取汁。粳米加水400毫升煮粥,粥成後兌入銀花汁,再煮1~2沸。每天早晚溫服。
功效:疏散風熱,清熱利咽。
⑼絲瓜花蜜飲
原料:幹絲瓜花10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幹絲瓜花放入瓷杯中,沸水衝泡,溫浸10分鍾,調入蜂蜜,代茶飲。每天2次。
功效:清肺熱,解毒。
⑽雙果利喉飲
原料:羅漢果30克,青果4枚,冰糖50克。
做法:水煎羅漢果、青果,取汁500~800克,加入冰糖。每天服1次,7天為1個療程。
功效:清熱潤肺,消炎止痛。
⑾橄欖酸梅湯
原料:橄欖60克,酸梅1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橄欖和酸梅稍搗爛,加清水1500毫升,煎至剩500毫升為止,去渣加白糖適量即可飲用。以上是一天的用量。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止咳。
⑿石榴水
原料:鮮石榴10~12個。
做法:將石榴肉搗碎,開水浸泡過濾。冷卻後口含漱後,分數次咽下。以上為一日的用量。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
⒀莧菜湯
原料:鮮紅莧菜30~60克,白糖或蜂蜜適量。
做法:將莧菜洗淨,搗汁加適量水,煮沸,加白糖或蜂蜜調服。每天飲用數次。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
⒁甘蔗蘿卜汁
原料:白蘿卜100克,甘蔗50克,白糖水適量。
做法:將白蘿卜、甘蔗洗淨切塊,放入榨汁機中榨汁後混合,加適量白糖水調味,即可飲用。每天分數次飲用。
功效:養陰津,利咽喉。
原料:鴨梨3個(約重35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梨絞碎取汁,糯米加水煮粥,粥成後加入梨汁和冰糖,再煮沸即可。
功效:養陰清熱,生津利咽。
⒃柑藕五汁飲
原料:蜜柑、青果各100克,鮮藕120克,荸薺150克,生薑6克,幹淨紗布袋1個。
做法:將以上各材料都去皮、去核,一同搗成泥狀,裝布袋擠汁或壓榨擠汁即成。每日服1劑。
功效:清肺利咽,生津解熱。
3.藥茶/藥酒選方
⑴絲瓜茶
原料:絲瓜200克,茶葉5克,精鹽少許。
做法:茶葉用沸水衝泡,取汁。絲瓜洗淨,切片,加精鹽煮熟,倒入茶汁,拌勻服食。
功效:化痰,清熱,涼血。可用於治療咽喉炎、扁桃體炎。
⑵蒲公英茶
原料:蒲公英適量。
做法:將蒲公英洗淨,曬幹後切碎,每次用20克幹品,水煎代茶飲。連服3~5天。
功效:利濕,清熱,解毒。可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病症。
⑶百兩金根茶
原料:百兩金根適量。
做法:百兩金根製粗末,每次用10克,水煎或沸水衝泡,代茶頻飲。
功效:清熱,祛痰,利濕。可治療扁桃體炎。
⑷玄參青果茶
原料:玄參10克,青果4枚。
做法:將玄參切片,青果搗碎,一同煎水,代茶頻飲。
功效:清咽消炎。對治療急慢性咽喉炎、扁桃體炎作用尤佳。
⑸胖大海銀花茶
原料:胖大海3枚,金銀花10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開水衝泡,當茶頻飲。每日1劑。
功效:疏散風熱,利咽解毒。
⑹菊花茶
原料:菊花15克,茶葉6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開水衝泡,頻飲。
功效:疏散風熱。
⑺鹹橄欖蘆根茶
原料:鹹橄欖4枚,蘆根30克。
做法:橄欖去核,蘆根切碎,加水2碗半清水,煎至1碗。每天1次,代茶飲。
功效:清熱,生津,利咽。
⑻馬蘭茶
原料:鮮馬蘭60~80克(或幹品30~60克)。
做法:馬蘭洗淨,加水煎15分鍾,代茶飲。每日2次。
功效:清熱,解毒,利咽。
4.生活建議
⑴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吃東西後要及時漱口。
⑵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因感冒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⑶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⑷不要過度操勞,勞累後應及時休息,進行調整。
⑸戒煙酒對預防慢性扁桃體炎非常重要。
⑹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使室內濕度保持在正常值以內,如室內過於潮濕則盡快去除潮濕空氣。
⑺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和身體抗病能力。尤其是冬季,要多參加
戶外活動,增強身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以減少扁桃體發炎的機會。
三、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1.疾病簡述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發展緩慢的動脈和靜脈節段性炎症病變,其主要侵犯四肢血管,尤其下肢好發。該病多見於男性,易發於青壯年人群中,而且患者多有吸煙史。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大多情況下與寒冷、潮濕、吸煙、外傷等外因刺激有密切關係,內因則可能與神經調節功能紊亂及免疫因素有關。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的主要症狀多為在開始時患肢發涼、怕冷、麻木,走路時會產生疲勞感,繼而會出現間歇性跛行。隨病情的日益加重,患者會出現持續性疼痛,甚至出現肢端壞死,指(趾)脫落的情況。同時,在動脈血流圖、多普勒超聲波檢查中,顯示患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血流減慢或消失。
在臨床上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局部缺血期,患肢疼痛酸脹,出現間歇性跛行。第二期為營養障礙期,患肢發生持續性疼痛,痛勢比較嚴重。第三期則為壞死期,患肢肢端皮膚發黑,而且發生壞死潰爛。本病屬於中醫中“脫疽”“脫癰”“脫骨疽”的範疇,多是由脾運不健、肝腎不足、寒濕侵襲、凝滯脈絡導致的。
2.食療選方
⑴獨活桑寄生鯽魚湯
原料:獨活、牛膝、當歸、赤芍、黨參各10克,桑寄生、熟地、黃芪各12克,細辛3克,肉桂少許,活鯽魚500克,生薑、料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鯽魚活殺,去鰓及內髒,洗淨,放入熱油鍋中略煎,然後加清水,以沒過魚身為宜。將以上各味藥和調料放入砂鍋中燒開,用文火煮爛,去除藥渣及魚骨即可食用。吃魚肉飲湯。
功效:活血通絡。可用於怕冷麻木、行走後疼痛、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
⑵紅花百合湯
原料:百合20克,紅花5克,紅糖適量。
做法:百合加水煮沸10分鍾,之後加入紅花,再煮10分鍾,取汁加入紅糖即可。隨時都可飲用。
功效: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肢體灼熱不適、疼痛明顯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
⑶毛冬青燉豬蹄
原料:豬前蹄1隻,毛冬青200克,薑片、黃酒、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豬前蹄烙淨餘毛,洗淨後砍成小塊。毛冬青洗淨,也砍成塊,將兩者一起放入砂鍋中,注入清水800毫升。燒開後撇去浮沫,加入薑片、黃酒和精鹽,小火燉至酥爛,撿出毛冬青塊。熱時分1~2次,食肉喝湯,7天為1個療程。如果沒有不良反應,則可以繼續
服用。
功效: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⑷黑木耳紫菜雞蛋湯
原料:黑木耳50克,紫菜20克,雞蛋1個,香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黑木耳、紫菜泡軟洗淨,切成碎末。加水500毫升煮,至剩下300毫升,打入雞蛋煮熟,下入精鹽、味精,淋香油。分1~2次食用,趁熱食菜喝湯。
功效: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恢複期的調理。
⑸桃芍銀花小豆粥
原料:桃仁、銀花各10克,赤芍、赤小豆各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將桃仁、赤芍、銀花以紗布包紮好,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進行熬煮。水開後再用文火熬10分鍾,之後將布包撈出,將赤小豆置於鍋內,和湯汁一同再熬至豆爛成粥後,加入冰糖,待糖溶、粥涼後可食用。可作為早餐食用。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的作用。適用於淤熱證及毒熱證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
⑹銀麥梨藕汁
原料:金銀花30克,麥冬、生地各20克,鮮藕1根(約500克),雪梨2個。
做法:金銀花、麥冬、生地水煎2次,每次用水500毫升,煎煮半個小時。然後將2次煎液混合,去渣留汁,直到濃縮為400毫升。再將鮮藕、雪梨搗爛榨汁,與藥汁混合調勻。分2~3次服用。
功效:治療血栓性脈管炎患肢壞疽、疼痛難忍、足部腫脹,伴有發熱、咽幹口渴、食欲減退等症狀。
⑺逐血破淤湯
原料:幹水蛭6克,地龍、黑醜、盤龍參、紫草各9克,路路通15克。
做法:以上所有原料用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活血破淤,通經活絡。適用於深部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⑻芍藥附子湯
原料:赤芍、雞血藤、丹參各30克,炮附子、當歸、牛膝各15克,幹薑6克,地龍12克,炙甘草6克,蜈蚣1條(研衝)。
做法:炮附子先煎1小時,然後其餘原料用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化淤。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⑼附片金銀花四逆湯
原料:熟附片90克(先煎),金銀花、幹薑片、炒薏米各60克,生黃芪、紫丹參各30克。
做法:以上原料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具有溫陽補腎、祛寒理濕、通經活絡、活血化淤的功效。
3.生活建議
⑴在飲食、起居、房事方麵要有節製。
⑵在寒冷季節應注意保暖,特別是四肢的保暖工作。
⑶少吃或不吃黏性食物,如黏黍米麵、年糕、芝麻糖之類。
⑷戒除煙酒。
⑸保持心情舒暢。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要保持飽滿的激情、充沛的精力,這樣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⑹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如發現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並積極配合治療。
四、肋軟骨炎
1.疾病簡述
肋軟骨炎,又稱非化膿性肋軟骨炎、肋軟骨增生病,是指發生在肋軟骨部位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由於其病因不明,一般認為同勞損或外傷有關,尤其是在人們搬運重物、急劇扭轉或因胸部擠壓等情況發生時,使胸肋關節軟骨造成急性損傷,或是因受到慢性勞損或傷風感冒引起的病毒感染等原因,造成的胸肋關節麵軟骨水腫,增厚的無菌性炎症反應導致發病。肋軟骨炎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抗菌消炎對其無效,當患者咳嗽、深呼吸或是舉臂側身彎時疼痛則會加劇。
中醫認為,肋軟骨炎是由於肋軟骨疼痛竄及胸肋、上臂,導致氣滯;局部隆起、壓痛明顯、痛點固定不移,導致血淤。氣滯血淤,風熱入侵經絡,毒熱交織、氣血壅遏不通,不通則痛。
2.食療選方
⑴茯苓紅棗粥
原料:茯苓粉30克,紅棗15枚,粳米150克。
做法:將紅棗洗淨,加水煮直至熟爛為止。再將粳米煮為粥,待粥快成時倒入紅棗和湯,加入茯苓粉,用文火煮20分鍾,加少許紅糖即可。趁熱服用。
功效:活血消腫。適用於肋軟骨炎局部腫脹疼痛顯著者。
⑵鮮香椿拌豆腐
原料:鮮香椿100克,豆腐1塊,精鹽5克,香油5毫升。
做法:將洗淨的鮮香椿先用開水燙一下,待冷卻後,切成碎末,放豆腐上,加香油、精鹽拌勻即可食用。可佐餐食用。
功效:緩急止痛。適用於肋軟骨疼痛急性發作、局部觸痛、組織增厚者。
⑶海帶茴香湯
原料:海帶、海藻各15克,小茴香6克。
做法:分別將海帶、海藻、小茴香洗淨,放入鍋內,加清水500毫升,煮開,除去茴香。喝湯,連續服用10天。
功效:清熱止痛。適用於肋軟骨炎,肋軟骨處壓痛、增生者。
⑷橘皮米粥
原料:橘皮30克,粳米50克。
做法:橘皮洗淨、曬幹,碾成細末。粳米加清水500毫升,放入鍋中,急火煮開5分鍾後加橘皮細末,再用文火煮半個小時,成粥即可,趁熱食用。
功效:具有行氣止痛、健脾開胃等作用。適用於肋軟骨炎伴脾胃不和者。
⑸佛手香薷飲
原料:佛手、香薷各50克,白糖3匙。
做法:分別將佛手、香薷洗淨,切片,放鍋內,加清水500毫升,用急火煮開3分鍾,放入白糖。分次飲服。
功效:行氣止痛。適用於肋軟骨炎疼痛數月不愈、複發、局部增生者。
⑹和血鎮痛湯
原料:紅花6克,桃仁10克,赤、白芍各15克,絲瓜絡12克,柴胡5克,鬱金8克,雞矢藤20克,黨參30克。
做法:以上原料用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2次溫服。
功效:活血通絡、消腫鎮痛。適用於肋軟骨炎急性期。
⑺八味舒骨湯
原料:鬱金、元胡、兩麵針各10克,丹參30克,葉蓮20克,川楝子、白芍各12克,甘草3克。
做法:以上原料用水煎服。每天1劑,分2次服用。
功效:具有理氣活血、消腫止痛等作用。適用於肋軟骨炎。
3.藥茶/藥酒選方
金橘米酒
原料:金橘1000克,米酒500毫升。
做法:將金橘洗淨放於瓶內,加米酒,密封1周。分次飲服。
功效:健脾、理氣、止痛。適用於肋軟骨炎伴脾胃不和、胸肋壓痛、胃納差者。
4.生活建議
⑴當天氣轉涼時,首先要避免發生感冒。常感冒者,必要時可注射流感疫苗。
⑵在平時要注意保暖,防止身體受寒。人體受寒時,抵抗力會有所下降,因此天氣轉冷時做好保暖工作很重要。
⑶身體出汗時,不要馬上脫掉外衣,以免受風著涼,引發感冒。
⑷衣著要鬆軟、幹燥,避免穿潮濕、粗糙的衣服。
⑸經常開窗通氣,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與新鮮。
⑹多鍛煉身體,如慢跑、遊泳等,增強人體抵抗力。
⑺注意勞逸結合,不要使自己過度疲勞。
⑻在進行勞動時,要注意提高防護意識。如搬抬重物,姿勢要正確,不要用力過猛,以防胸肋軟骨、韌帶受傷。
五、肩周炎
1.疾病簡述
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症,又被稱為“肩關節組織炎”,因為多見於50歲左右的人群,也被稱為“五十肩”。該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長期伏案工作,使得肩部肌肉韌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因此現在在50歲以下人群中也常會看見肩周炎患者。肩周炎常常是在肱二頭肌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岡上肌肌腱炎等軟組織勞損性、炎性病變,或外傷、受寒的基礎之上發病的。
中醫認為,肩周炎是由肩部受風寒所致,同時又因患病後胸肩關節僵硬,活動受到限製,如同凍結了一般,因此稱之為“凍結肩”、“肩凝症”。
2.食療選方
⑴川烏薏米粥
原料:生川烏末12克,薏米30克,薑汁5毫升,蜂蜜10克。
做法:薏米、生川烏末一同加水煮成粥。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慢慢煨成稀粥。然後加薑汁5毫升、蜂蜜10克,攪勻即可。空腹時溫熱服下,每天1劑。
功效:治療肩周炎。
⑵蓮黨杞子粥
原料:蓮籽、生黨參、粳米各50克,枸杞子15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籽用溫水浸泡,剝去皮。粳米、生黨參、枸杞子淘洗淨,置於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後,再用文火煮熟,加冰糖融化。平時即可食用。
功效:用於肩周炎的治療。
⑶桑葚子水魚湯
原料:桑葚50克(紗布包煎),淡水魚1條(約200克),植物油、精鹽、生薑、料酒各適量。
做法:魚洗淨去鱗,除去內髒後,入熱鍋略煎,然後加入清水1000毫升,慢火燉至200毫升,加其餘調料調味即可食用。喝湯,空腹食用。
功效:適用於肩周炎的治療。
⑷山楂丹參粥
原料:山楂片、粳米各50克,丹參15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山楂片、粳米、丹參分別洗淨。先煎丹參,然後除渣取汁,放入山楂片、粳米、清水適量,熬煮成粥,最後加冰糖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適用於肩周炎的治療。
⑸黃花山藥蓮籽粥
原料:黃花、蓮籽肉、山藥各100克。
做法:黃花、蓮籽肉、山藥分別洗幹淨,一同煮粥。空腹食用。
功效:適用於肩周炎的治療。
⑹五子羊肉壯骨湯
原料:羊肉250克,枸杞子、桑葚、金櫻子、菟絲子、蓮籽、大棗各10克。
做法:放鍋內加水適量同上藥煎,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30~40分鍾,將菟絲子紗布包取出,加其他配料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補氣養血,祛風通絡。適用於肩周炎的治療。
五、肩周炎2929
⑺芪歸燉雞
原料:童子雞1隻,黃芪30克,當歸20克,生薑、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童子雞宰殺,去毛,去內髒,洗淨。再將黃芪、當歸、生薑用水洗淨放入雞腹內,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及精鹽,用小火慢燉2小時,吃雞肉喝湯。隨量食用,3天1次。
功效:補氣養血,祛風通絡。適用於肩周炎的治療。
⑻活絡定痛湯
原料:穿山龍20克,沒藥、土蟲、甲珠、川椒、蜣螂蟲各10克,露蜂房、烏蛇、羌活、威靈仙各15克。
做法:以上原料用水煎服。每天1劑,一天服2次。
功效:具有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肩周炎的治療。
⑼肩凝湯
原料:麻黃、桂枝、威靈仙各15克,白芍25克,穿山龍30克,紅花、甘草各10克,生薑3片,大棗5枚。
做法:以上原料用水煎服。每天1劑,日服2次。
功效:調和營衛,活血止痛。適用於肩周炎的治療。
3.生活建議
⑴做好防寒工作,尤其要加強冬季的保暖。晚上睡覺時,不要將肩部露在外麵。
⑵防濕防潮。長期居住在寒冷潮濕的地方,或者長時間從事煤礦井下工作的人,都要做好勞動保護措施,以防寒防濕。同時,要避免過度勞傷肩關節。被雨淋濕以後,應該馬上洗個熱水澡,以使全身稍微出汗為宜。
⑶在平時生活、工作、學習中,要小心謹慎,避免發生外傷。如果受了外傷,則應馬上進行治療,以防留下後患。
⑷補充營養。人體每天都需要各種營養的供應,以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增強機體免疫力。隻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抵禦各種疾病的侵襲。
⑸多參加體育運動,並做到持之以恒。如跑步、太極拳、武術、遊泳、有關肩關節功能活動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鍛煉預防方法,可以防止或延緩退行性病變的發生。
⑹不要持續性過久吹風。出汗以後肩部外露時,在風扇下或陰涼通風處,吹風過久,都非常容易為肩周炎的發生埋下隱患。
⑺不易進行勞動強度過大的活動。如果肩關節運動過度,則會導致其周圍軟組織的勞損,導致積損成勞、積勞成疾,長此以往就會誘發肩周炎的發生。
六、頸椎病
1.疾病簡述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增生刺激或是壓迫了神經根、脊髓、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引起的,常見於中老年人群中。頸椎病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主要是頭頸疼痛、頸肩部和上肢麻木無力、手指活動不靈便,甚至有的病人還會有頭暈、眼花、耳鳴的症狀。個別嚴重者則會出現四肢癱瘓,行走困難。
中醫認為,頸椎病應歸於“痹症”“痿症”“頭痛”“眩暈”“項強”“項筋急”和“項肩痛”等範疇中。在進入30歲後,人體的病變椎間盤中的水分會漸漸減少,纖維組織和軟骨增生,有的鈣化後變成骨刺,骨刺壓迫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就會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2.食療選方
⑴豆漿粳米粥
原料:豆漿200毫升,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豆漿、粳米一起煮粥,米熟後加入冰糖,再煮1~2分鍾即可。經常食用效果更好。
功效:適用於頸椎病患者的治療。
⑵薏米赤豆湯
原料:薏米、赤豆各50克,山藥15克,梨(去皮)200克。
做法:將原料洗淨,加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可作為日常食用。
功效:化痰除濕。適用於痰濕阻絡型頸椎病患者。
⑶參棗粥
原料:人參3克,粳米50克,大棗15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人參粉碎,磨成細粉。將粳米、大棗洗淨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熬成粥,再調入人參粉及白糖適量。可作為日常食用。
功效:補益氣血。適用於氣血虧虛型頸椎病患者。
⑷天麻燉豬腦
原料:天麻10克,豬腦1個,精鹽適量。
做法:分別將原料洗淨,將天麻切碎,同豬腦一起放入燉盅內,加水、精鹽適量,隔水燉半小時至熟。每天1次,連服3~4次。
功效:平肝養腦。適用於頸椎病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的患者。
⑸牛肉粳米粥
原料:牛肉50克,糯米100克,薑、蔥、香油、精鹽各適量。
做法:牛肉切成肉丁,和糯米同放入砂鍋煮粥,肉爛粥熟後,加入薑、蔥、香油、精鹽等調味即可。每天1劑,隨意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