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真不是臥龍諸葛,劉備卻請我出山!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
秋!
新野。
剛剛獲得徐庶軍師的劉備,不得不送別元直離去。
一生飄零,終於遇到良才的劉皇叔,隻能望著徐庶離開的身影,神傷入魂。
“大哥……”
“大哥……”
“軍師已經走遠了。”
關羽張飛走到劉備的身後,勸慰著大哥。
劉備凝視著徐庶的背影被一片樹林擋住。
劉備聲音悲且的揮出手中馬鞭,指向那片樹林!
“給我砍了那片樹林!”
“它擋住了元直的身影!”
那一瞬間,劉備卒然淚下,心中萬般不舍,卻不能看著徐庶老母被囚許昌,而不放徐庶離去。
駕駕駕!
不多時,徐庶遠去的背影折返了回來。
劉備喜極而泣。
奔走幾步,迎上徐庶。
“元直,你不走嗎?”
“主公啊,我剛才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忘記告訴主公了。”
“南陽臥龍崗,有一位大賢,名為諸葛孔明,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說的便是這位臥龍諸葛。”
“臥龍,他就是水鏡先生所說的臥龍?”
“正是!”
“臥龍之才勝吾十倍!”
徐庶舉薦了臥龍諸葛後,揚長而去,劉備從天明等待天黑,再也沒見到徐庶歸來!
趙雲拱手道:“主公,咱們速速回新野,請出臥龍,曹操已經興兵,號稱百萬,不日將南下!請主公速速決斷!”
劉備沉默寡言,返回了新野。
徐庶的離開,對劉備的信心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如今徐庶也走了,曹操將南下,大漢將傾!
猛然間,劉備抬起頭!
“大漢不能倒!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隻要有我劉備一息尚存,我便至死不懈!”
劉備轉頭看向張飛關羽:“二弟三弟,隨我前往臥龍崗,請臥龍出山,不回新野了!”
“是,大哥!”
……
南陽臥龍崗!
他已經穿越東漢十餘年了。
但是他現在依舊沒辦法接受這落魄的穿越。
家徒四壁的草廬。
諸葛家族如此破敗。
他穿越到了諸葛家族的旁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身上,諸葛明。
諸葛家族有三傑,二庸。
諸葛明便占了一個庸字。
平庸,碌碌無為。
諸葛明走出草廬,看著漫山遍野的荒涼。
明年就是建安十三年。
赤壁大戰爆發的那一年。
整個荊州將陷入水火之中。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作為一個穿越者,諸葛明沒有什麼匡扶漢室的雄心壯誌,也不想與三國英雄一決高下。
他有自知之明。
赤壁是諸葛亮,周瑜,曹操,賈詡等人的戰場,不是他這樣一個無名小卒能夠摻和進來的。
至於依靠氏族,安身立命。
那更是不可能,諸葛亮娶了黃家的姑娘,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蔡家,而他有什麼?
他隻是諸葛家族的旁支,無身份,無名望,無地位,無兵權,無錢財,他隻能選擇一個還算安全的地方,苟且偷生。
此時,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以及三百騎兵,奔臥龍崗而來。
現在的時間段,是劉備三請臥龍出山?
……
臥龍崗。
秋冬時節。
禾苗莊稼,已經豐收。
劉備兄弟三人,騎馬車穿行在林蔭小路上,涼風習習,寒意已顯。
後麵的一輛四輪車上,兩名小校推著禮物,遠遠跟隨而行。
但山野之路,坑窪不平,兩名小校累的滿頭是汗,麵色紅的像是喝了十八碗的上等烈酒。
“嘚嘚嘚!”
“籲!”
劉備一勒戰馬絲韁,停住。
“前麵便是臥龍崗了,你們隨我前去,一定要尊重先生,不可有絲毫輕呼怠慢,要是觸犯了先生,可莫怪我不念兄弟之情!”
劉備等張飛的馬匹上來,看著他說道。
劉備雖然是說給關羽和張飛聽的,但目光所及,全是張飛,顯然三爺成了重點警告對象。
關羽極目遠眺,看著臥龍崗上下蜿蜒的梯田,茂盛的草木,滿眼皆是敬仰之意。
“大哥,你別生氣,俺這次跟伱前去,不亂說話,也就是了!”
張飛猶如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向著劉備認錯說道。
“你能保證?”
劉備抬眼看著一副憨厚無辜模樣的張飛,皺著眉頭反問道。
“哥哥要是不信,俺此時就拿布條,把嘴巴塞住,做個啞巴跟隨哥哥前去!”
張飛性起,刺啦一聲從衣襟上扯下一塊布條,團成一團便要往嘴裏塞。
“三弟……”
“為兄信你,何必如此?”
劉備看到張飛極為誠信,急忙伸手阻攔,將布團奪過,扔在路邊。
“嘿嘿,唯恐哥哥不信,所以如此。”
張飛爽朗一笑,呲牙說道。
“咱們走吧!”
劉備回首,身後載著禮物的車輛,已經到了麵前,因此揚鞭說道。
……
臥龍崗上。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梯田鱗次櫛比,無窮無盡。
田間地頭,各種果樹茂盛,果實累累。
“真是個好地方啊!”
“他日天下太平,我也在此隱居,每日扛著鋤頭,早晚勞作,豐衣足食,享受這份快樂!”
劉備看著樹蔭下,幾個農人正和衣而臥,悠閑的聊著天,身邊放著酒葫蘆,不時的拿起來放到嘴邊一口,十分的愜意。
“怪不得臥龍隱居於此,要是換了我,恐怕也留戀這份毫無壓力的輕鬆之感了!”
“遠離喧囂,沒有戰爭,忙時帶月荷鋤,閑暇之日,納涼讀書,真是神仙般的生活。”
關羽也忍不住歎息說道。
“不好,不好!交通不便,你看這羊腸小道,想要過個大馬車,都不能夠!”
“還是縣裏好,揚鞭馳騁,大塊吃肉,大口喝酒,那才算是沒有白活嘛!”
張飛還想要說,但看劉備和關羽似乎都並無答話之意,便覺得有點無趣,因此又住嘴了。
三人正走之間,忽然聽到後麵嘚嘚蹄聲,不緊不慢,遙遙傳來。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三人同時回頭,隻見不遠處,一個老者頭戴鬥笠,背上披著鬥篷,肩頭扛著一隻超大號的酒葫蘆,悠閑的騎在毛驢之上,一邊吟唱高歌,一邊往這邊走來。
興,百姓苦!
亡,百姓苦!
劉備震驚!
昔日祖上漢武大帝,可謂國家大興!
然而徭役沉重,國家用兵不斷,老百姓不堪重負,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果然是!興,百姓苦!
而十常侍弄權,黃巾起義之時,國勢衰微,大漢瀕臨滅亡。
底層百姓,人不如狗,餓殍遍地,屍橫遍野,乃至互相爭食死人,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