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白馬義從(2 / 2)

不過以他目前都伯的身份,哪裏輪得到他說話,再說我將他連升三級,知遇如此之厚,趙雲一時到也無話可說,輕輕點頭應諾。

“主公果然不愧當世伯樂!公孫伯珪眼光如此,如果隻是謹守幽州或可自保,否則難逃一死。”郭嘉見我帶回趙雲,暗中不禁再次為我的眼光所傾倒。

在他心裏,我也給了他太多的驚喜。

我心中驚歎,這有鬼才之稱的大才觀人斷事果然不凡。

其時公孫瓚在幽州與州牧劉虞矛盾初起,袁紹也不過是一渤海太守,北地正處於群雄爭霸的初起,郭嘉從公孫瓚對趙雲的使用這一點,便知道在知人善用這方麵,公孫瓚具有致命的弱點,由此推算其在群雄爭霸中的結局,竟然如此精確。

不過在原來曆史上的郭嘉本來在知人方麵就具有直指人心的絕學。

去見袁紹的時候,正是袁紹如日中天的時候,四方英豪如雨一般彙聚袁紹身邊,一時間,袁紹成天下之望,集天下人才,帳下文臣武將,多不勝數。

如沮授、田豐、審配等人,才智謀略堪稱絕代,與郭嘉,荀彧等人相差不過伯仲之間,隻是知人心識大局上差了一線,選擇了依附袁紹麾下。

在袁紹本性未現的時候出謀劃策助力袁紹平定北地四州,使得袁紹成為當時天下有數的霸主。

無奈袁紹終於在雄霸北地、實力冠絕天下後恢複了剛愎自用的本性,對這些絕代奇才的計謀再不肯言聽計從,終於在占盡優勢的情況下,與曹操雙雄爭霸中一敗塗地。

連累這些絕代謀士以死相隨,成全了郭嘉和荀彧等人的偌大功名和千古名聲。

男怕站錯隊,女怕嫁錯人,我心中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

我微微一笑,其實若沒有積千多年後世的認識,我不過是一失意青年,如何能夠與郭嘉這種天才人物相提並論。

回到我營中,按照我軍習慣,組織趙雲以武會友,不到三合原來的軍司馬便心服口服,甘願在趙雲麾下聽用,趙雲由此在這一部虎豹騎中便立下聲威,懾服眾人。

我也不著急用大道理說服趙雲,隻是細細將我軍中種種一一道來,仿佛對腹心重將一般,同時提升其為有份參與軍機。

趙雲借著了解我軍軍情也初步了解了我北海現狀,才知道我竟然能夠擊敗十萬黃巾,可謂戰功顯赫。

右將軍的稱號到不像袁術般隻靠專營而來。

同時對於我軍的升遷製度大感興趣,對於我的推心置腹不禁驚訝和感動。

這名忠肝義膽的名將一生中最重知遇之恩,以劉備昔年落泊之身猶能忽悠得他生死相隨,何況今天我以右將軍之遵的推心置腹。

郭嘉與趙雲年齡相仿,一文一武,均是在自己領域中的頂尖人才,二人相見如故,所以不多時趙雲就習慣了我軍中的生活和角色。

乘無戰事時候開始訓練我北海這500騎業餘的虎豹營,隻有看了趙雲對騎兵的**和指揮後,才知道騎兵實在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在細節方麵我完全沒有發言權,從趙雲的**看,我唯一做對的是選出了身體強悍的士卒以及對騎兵體力的訓練,因為在趙雲的訓練下,以我青州選拔出來的精銳士卒仍然感覺有些吃力。

不過在趙雲訓練半旬後,虎豹營騎兵終於有了一些像樣的騎兵合擊戰術,再不是當初武安國帶領那樣隻是會一擁而上的打法,讓虎豹營開始初步具有了騎兵作戰的特色和戰力。這事就這麼安定下來。

而傳說中要跟隨公孫瓚討董的劉關張不知何故竟然沒有在公孫瓚軍中,名聞千古的三英戰呂布竟然變成了隻是一個傳說,我不禁心中一歎,有些獵奇的心裏麵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

隱約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三人本來是要來的,可是一路走到冀州鄴城附近,不知道何故,自領500部曲的劉關張對公孫瓚請求離隊,於是他們就在冀州留了下來,從而我期待已久看現場版本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這名傳千古的傳奇演出夢想就此破滅,再也不會有機會了,而武安國想必也不會再變成傷殘人士了吧。

這個時空的曆史再一次產生了小小的波動。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