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改編黃巾(2 / 3)

一時場內肅然,連監督的數千士兵也寂寂無言!

大家看到我言必行,行必果,殺伐果斷,紀律森嚴,在內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響,特別是散漫慣了眾黃巾,第一次就是以數百顆人頭和滿地鮮血來作為活教材,生死在呼吸之間,比在戰場上刀劍相加更無助和恐懼。平生第一次對紀律有了一個終身難忘的印象,還是血淋淋的現場教育方式。

之後,我仍然按照前次選卒方式選擇出合格的士卒,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俘虜的這1萬2千多黃巾竟然多是精銳勇力的壯年士卒,符合我體力標準要求的黃巾多達8千多,這些百戰餘生的老兵,稍加整合便是合格士卒,隻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從慣例從中提拔一名將佐。

而是將他們打散以隊為單位混編入原來的部曲中,而在戰鬥中戰損的隊直接補充滿員,新成立的隊都伯從那些在雞籠山戰役中立功的原北海軍士卒中間提拔有功之人充任,補充完畢後我北海軍整整擴編了一倍,原來出任甲字頭的部、曲、隊將佐紛紛高升一級,徐盛等校尉暫時各領倆營士兵。

一時間雖然人馬擴充厲害,組織結構卻相對穩定,在曲、部一級雖然因為新加入的黃巾整合戰力還有待時日,但是原來的基礎單元隊一級保持相對完整的核心戰力,可以承擔作戰主力任務,如此一來我軍就在改編後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起碼的戰鬥力。

淘汰下來的4千多相對較弱則暫時編入後勤輜重等,現在是戰爭期間,如果一旦讓他們成為流民,不是被黃巾脅迫,就是上山為匪,反正現在府庫中存糧甚豐,就等戰後再來考慮他們的出路吧。

隨後在當時的軍事紀律外,選擇其中重點簡化頒布一個十殺令:叛變投敵者殺!臨陣退縮者殺!違抗軍令者殺!延誤軍機者殺!泄露軍機者殺!知情不報者殺!包庇縱容者殺!造謠亂軍者殺!燒殺搶掠者殺!奸**女者殺!這十殺令簡單明快,傳訊各部曲,很快便為全軍所熟記,一時之間,軍容肅然!縱然是新編的黃巾流寇,經過校場鮮血洗禮和十殺令嚴令,無不打起精神學習軍紀,聽從指揮,一時軍中秩序井然,不幾日間就做到了令行禁止,看來在戰爭中鐵血政策是最有效率的策略了。

“主公高明!”王修道。王修是跟隨我整編俘虜的文士,沒有辦法,他是主簿,看到我以血腥方式解決掉俘虜問題後,雖然眼中多了一絲看不清的眼神,但是仍然認為我的這種方式乃是當前最佳方式。

強敵當前,放任1萬2千多俘虜在城中,無疑是一座隨時會爆發的火山,要費千餘精銳看守不說,你還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鬧事。

那能像現在這樣斷其筋骨,化敵為我用更為高明的處理方法好呢!我苦笑了一聲,若不是前世有些見識,當前情勢緊張,我亦不會被逼采取這種決然的鐵血處理方式。

現在除了擴編後隊伍士氣稍有下降外,通過前番雞籠山戰役考驗過的戰鬥骨幹以及戰後嚴格的依律賞罰,這批經過戰鬥洗禮的士兵帶領著新編入的黃巾,使得我北海城兵力幾乎增長一倍,除去趙慶埋伏在外的千餘士卒外,如今我北海可戰之卒已達1萬5千人,雖然成軍倉促戰力相對有限,但是在我心中再非當初那般惶恐。

張白騎,北海並非你想來就來的地方!我心中默默說道。

在完成俘虜改編次日,張白騎便領軍殺到,圍住我北海南北和西門,張白騎畢竟是轉戰多年的黃巾宿將,能夠在百戰餘生,青史留名,自非泛泛之輩。

按照圍三缺一的圍城要訣,張白騎自領中軍3萬黃巾圍西門,部將張霸、許恨生分別領2萬多黃巾困住南北,東門除留一部哨騎外任由我北海少量人員出入,觀其營寨部署,無不深合兵法,北海城外一時連營密布,而三座大營隱隱互為犄角,刁鬥森嚴,想要暗中偷襲,談何容易。好一個圍三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