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老弱病殘換!換!點將(1 / 3)

“報!西邊有黃巾賊8萬餘名來攻!其前鋒二萬餘人離城不足百裏。”在我來到這個世界的第十天,我才剛剛與我的那些手下見個麵交流了一下當前局勢,還沒有來得及開始我的拜訪那些猛將謀臣之旅,探馬來報敵襲信息,雖然我已經了解自“我”到北海以來已經有了不下十次的襲擊,但是都沒有遇到過這麼多人馬來攻擊。

看來這次黃巾軍是誌在必得,“賊軍主將是誰?”,“黃巾賊將張白騎。

”原來是這人,我對漢末三國這段曆史通過演義,小說和史書相當熟悉,此人也是曆史留名的黃巾悍將之一,作為一方渠帥,能夠數年來縱橫青、兗、冀三州,身經百戰而不死,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是一個不可輕視的棘手人物。如果正麵列陣而戰,以敵我兵力的懸殊,我軍恐怕難以抵擋。唯有巧設計謀,多方籌算才有一線生機。

於是我同城中諸將及邴原、彭璆、孫邵、王修等人籌謀,決定乘黃巾初來,利用黃巾必經之路上的北海城西40裏外的雞籠山因勢設伏,先挫敵前鋒。

由於我知道曆史上的北海諸將戰績頗為不佳,武安國除了在《三國演義》中出戰呂布逃得性命沾了明星偶像的光可列入第一二流之間的武將外,跟隨孔融行軍作戰,記載中無一勝績,可見臨陣戰術指揮和領軍上能力相當有限。

因此我堅持要親自領軍出戰,邴原等人苦勸不得,隻得同意我帶領城中精銳,並武安國、宗寶等北海僅有的幾名武將一起出戰。

校場上整齊排列中20個方陣,遠遠望去黑壓壓一遍,刀槍劍戟林立,旌旗招展,好一派森嚴景象。平生第一次檢驗這麼多隊伍,在我心中已經將即將到來的惡戰暫時拋開,沉浸在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之中,興奮與期待,自豪和惴惴不安交織。

但是當我走近隊伍第一次看清楚校場中點齊八千大軍,心中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在華麗的隊列中我從來沒有想到我的兵將是如此模樣,雖然外表看起來隊列整齊、兵甲精良,林立的長槍大戟寒光閃爍、殺氣騰騰,但是隊伍中一眼望卻十有三四是瘦弱單薄的軀體,以及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顯然前期在“我”來到這個時空之前的征兵工作過於追求數量而忘了質量。

而士氣低落得更是令人擔憂,那些間雜在隊伍中的老弱殘兵偶爾向我投過來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征戰深深的懼意,如果讓這樣的士兵出戰,恐怕敵人把脖子放在那裏讓他們砍也砍不了幾人,更別說有幾萬人那麼多的久經戰鬥的黃巾悍匪了。

因此即便是以我這樣初來乍到的古戰外行也能夠輕易看出帶領這樣的人出戰是什麼樣的下場,難怪原來時空中孔融帶領的大軍幾乎戰無不敗,被黃巾打得四處逃竄,狼狽不堪,還要劉備區區數千兵營救,看來帶領這樣的軍隊出戰不但不能擊退敵軍,反而可能先為其所敗,徒增累贅和潰兵,還不如像原來的時空那樣派人四處求援,安心的呆在北海堅城之內,拖到黃巾糧盡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安國,城中的精銳步卒呢”,我還不死心,以為武安國為了安全將精銳步卒留下來守城了。

“主公,這幾營人馬就是參加過幾次北海城防戰的老兵了!城中其餘五千人馬乃是月前新募集的流民組成,僅僅操練1個月,更難堪大用,我將他們留下守城。”

我搖了搖頭,心中實在是說不出的失望。如果說強將手下無弱兵是一條定律的話,看來武安國就算勇力過人,頂多也就一肌肉發達的悍將,觀其帳下兵將水準,其統兵治軍之能恐怕隻能和黃巾程遠誌之流的三流草莽將領媲美,難怪北海在史載中了無勝績。

“安國,你將所有部曲召集過來,不管新軍還是老兵,通通聚集起來,我要親自選兵出戰!”我實在是忍無可忍,吩咐將所有的人都給我集中起來,我倒要看看是否所有的部曲都是這樣的無用。

大營中新招的士兵很快就被招來,果然排列隊伍就花了不下一刻時間,在隊列訓練明顯遜色於先前的“老兵”,不過論身體條件似乎要強壯不少,由於缺少訓練,很多身強力壯的新兵眼中還有不少市井的剽悍之色。

“主義公,這批新兵由於招兵倉促,多招收的是流民和市井遊俠兒之流,盡多桀驁不馴,不聽指揮之徒。實在不能大用。”武安國統管北海全軍,招兵工作也是由他經手,這時候跟在我身邊,小聲解釋道。

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寧願要一支身強力壯的烏合之眾,也不要一群老弱殘兵。冷兵器單兵麵對麵作戰,主要是以鬥力,鬥狠為主,如無勇無聊力和凶悍的士氣,狹路相逢必定一敗塗地,但是沒有鐵的紀律一擁而上一哄而散的烏合之眾也不行,想來初期的黃巾就是缺乏組織紀律,往往數十萬大軍一旦主將被斬就很快崩潰,不知道現在來到張白騎部是否還具有這種特征。我看著這群烏合之眾,有些走神。

“主公!”武安國在旁邊及時將我喚回了現實。怎麼樣才能快速整合這群烏合之眾呢?我沉吟了一會,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其思路來自於現代的競爭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