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支衛軍攻城拔寨、勢如破竹,很快就將逼近京師!
兩股衛軍一旦彙合,勤王之師就危險了!京師就難保了!
皇帝找發王緊急商量對策,發王決定出擊,在另一支衛軍抵達京師之前,擊潰當前的衛軍。
衛軍擺方陣迎敵,共前軍、中軍、後軍三個方陣。
發王調度,由校尉周猛率三千人作先鋒,衝擊敵前軍方陣。待時機成熟,再全軍掩殺。
劉巨和鄭仁貴都屬於先鋒部隊。先鋒部隊包括兩千騎兵、一千步兵。鄭仁貴屬騎兵序列,劉巨屬步兵序列。
驕陽似火,戰鼓轟鳴。二千鐵甲騎兵如離弦之箭衝向敵軍,一千騎兵隨後跟進。
衛軍弓弩手萬箭齊發,箭矢如蝗,鋪天蓋地而來,羅軍先鋒騎兵紛紛落馬,步兵中箭傷亡者也甚多。
首先衝到衛軍方陣前的騎兵,被衛軍長槍相繼刺翻。
校尉周猛肩頭中了一箭,他削去箭杆,繼續率部猛衝,鄭仁貴緊隨其後。
周猛率一千多剩餘的騎兵衝入了敵陣,與敵軍殺成一團。
衛軍這個方陣共有一萬多人,雙方實力懸殊,羅軍騎兵減員迅速、漸漸不支。周猛處於重圍之中。
這時,後繼的一千步兵殺到,衝入了敵陣,與騎兵彙合。
劉巨如猛虎如羊群,其所過之處,衛軍人仰馬翻、死傷枕藉。
劉巨衝到周猛近前,將成片衛軍撞倒,為周猛解了圍。
他隨後轉身,朝衛前軍主將方向衝殺,衛軍如多米諾骨牌,在劉巨前方紛紛倒下。衛前軍主將還沒有反應過來,已被劉巨撞倒,手起刀落取了首級。
衛軍大亂,羅軍士氣高漲。
死傷慘重的衛軍開始潰敗,周猛率隊追殺,劉巨衝過潰軍,衝入了衛中軍方陣。
衛中軍方陣被己方潰軍和劉巨衝亂。劉巨如法炮製,朝衛中軍主將方向衝殺,撞翻一片又一片衛軍後,取了中軍主將首級。
衛中軍也亂作一團。
這時,發王劉定下令全軍出擊,朝衛軍掩殺過來,衛軍大敗,隻剩下不足一萬殘部,逃去了雲陽城。
此次大捷,劉巨居功至偉。周猛為劉巨請功。發王召見了劉巨,擢拔其為校尉。鄭仁貴提為仟長。
校尉周猛擢升為左將軍。
之後,另外一支衛軍逼近京師,雙方對陣之時,劉巨依然勇猛異常,率部衝鋒陷陣、殺敵無數,衛軍潰敗,也退到了雲陽城。
劉巨擢升為前將軍。
皇帝劉桓召見了劉巨,對劉巨大加讚賞,寄予殷切厚望。
兩場大戰之後,劉巨氣血旺盛,真氣運行隨心所欲,可在身體周圍形成強大氣場。
劉巨想師尊了,想小師妹了,也想兩位師兄了。
他心裏計劃,等到將衛國狗趕出國門,結束了這場戰爭,他就回無量觀去,繼續接受師尊教誨,繼續和師兄師妹們一起修仙。
劉巨對當官沒有興趣,他陣前舍生殺敵,不是為了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也不是為了榮華富貴。他隻是因為仇恨衛軍,隻是為了報殺母之仇。
“當然,升作了前將軍也不壞,方便殺更多的衛軍!”劉巨這麼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