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妹妹最好了,弟弟都是生來氣他的,一個比一個氣人,其中老三尤是,是最氣人的。

……

這一日,端華帝來到坤寧宮用晚膳。

席間,端華帝感慨道:“宴兮他們夫妻倆又離京雲遊去了,他們這日子過得,倒是比朕這個皇帝還要瀟灑。”

端華帝提到的宴兮,是明郡王,慕容熙聽過端華帝這麼喊過明郡王一次後,便知道宴兮不是明郡王的名,就是他的字了,大概率可能是字,這個時代講究男子二十歲及冠後取字,有了字之後身邊人都用字稱呼他。

有一說一,明郡王夫婦這幾年的日子過得確實不錯,不少人都羨慕他們夫妻倆,連端華帝偶爾想起自己還在苦哈哈的處理政務,為了國事忙得焦頭爛額之時,明郡王在和愛妻遊山玩水,也不由生了幾分羨慕之意。

皇後聞言想起見到郡王妃時,對方紅潤的臉色,眉宇之間毫無憂愁之色,整個人光彩照人,一看就知道她的生活過得極為順心如意。

“明郡王夫婦都是喜好山水的性子,誌趣相投,攜手同遊山川湖海,倒也不失為一段人間佳話。”

端華帝輕輕歎了口氣,“朕也喜好山水風光,怎麼就沒宴兮那麼好命呢?”

皇後卻不吃端華帝這一套,給了端華帝一個白眼讓他自行體會。

當上皇帝了,又向往起閑雲野鶴的生活了,以前當太子那會兒,不是滿腔心思都放在朝政上嗎?為的不就是繼承大統。

端華帝悻悻地笑了笑。

梓潼不相信他,好傷心啊。

不過也是,就他以前那不要命的幹勁兒,想要梓潼信他也太難了,毫無說服力。

要是換他,他也不信。

端華帝默默在心中盤算起將來,他得盡早退位,讓太子接過這大盛江山,自己也學宴兮,帶著梓潼到處走一走,看一看,趁著他們都還年輕,腿腳利索,還走得動,總不能等到七老八十了,連走路都成問題了再去欣賞世間的大好河山吧。

兒子們一個都不帶,全部留下來給太子幫忙,輔佐太子,俗話說得好,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他相信他們幾兄弟隻要心往一處靠,勁往一處使,什麼都不是事,什麼都難不倒他們。

寶貝女兒的話,當然是要帶的,得讓女兒長長見識,不能隻拘泥在小小的京城裏,也許別的小姑娘見識不到更廣闊的天地,他的寶貝女兒必須能。

端華帝把一切都暢想得很美好,就指望太子趕快成長,成長到可以讓他放心托付江山的時候。

而慕容熙卻在想,明郡王夫婦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離開京城呢,難不成他們這一次沒有收養那個小乞丐嗎?

如果是已經收養了小乞丐,有了養子的話,應該是會留下來養兒子的,畢竟別人再怎麼上心,也不可能有自己上心,怎麼會瀟瀟灑灑地又走了呢。

除非郡王府裏確實沒有什麼可牽掛的。

要真是那樣的話,倒是挺不錯的,不會家破人亡,自然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