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活不了多久,好好珍惜(2 / 2)

但親生父母找到了寧問渠,還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在他麵前懺悔自己當初粗心大意弄丟兒子的過錯,言辭之真切,表情之可憐,讓人很難不動容,寧問渠還是接受了親生父母,自此寧問渠既是陳家的長子,也是寧家的小兒子。

陳氏夫婦家境略好些,是個不大不小的地主,自從認回了寧問渠這個兒子後,因為寧問渠在京城當官,陳氏夫婦自認為有了靠山,明裏暗裏地做些見不得人的違法勾當,甚至是殺人放火這樣的事都做出來了。

寧問渠在京城,千裏之遙,哪裏知道親生父母背著他做了多少壞事,等到事情敗露後,陳氏夫婦找他救命,寧問渠大義滅親,並沒有動用權力威脅縣令顛倒黑白,為陳氏夫婦脫罪,最終陳氏夫婦落得一個秋後斬首的判決。

身為官員,寧問渠剛正不阿,無可指摘,可他是陳氏夫婦的兒子,不為父母求情,在有的人看來,簡直就是大不孝之人,在這個重視孝道的時代,於是便有許多人借此抨擊寧問渠,指責他枉為人子,無情無義,不忠不孝。

遭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加之寧問渠自己心裏也過不去目睹親生父母伏法的那一關,寧問渠最終選擇了公堂自刎。

可憐寧父寧母人到老年,還要白發人送黑發人,原本夫婦倆接到了兒子的家書,說是要回老家陪他們一起過年,沒成想,沒等來兒子帶著妻兒回來齊聚,共享闔家團圓,等來的是兒子的死訊。

在慕容熙看來,寧問渠的親生父母就是天生來禍禍自己兒子的,不知道寧問渠前世是欠了陳氏夫婦多大的情,多少的債,這輩子先是被他們拋棄,後又被連累丟了性命。

說當年弄丟兒子是意外,怎麼可能是意外呢?

要知道寧問渠是個兒子,還是長子,長子是日後要主持家族祭祀的,哪家不得當個寶,怎麼陳家就會弄丟自己的長子呢。

何況陳家家境也算殷實,不是什麼吃不起飯的人家,因此很難不懷疑他們是故意不要寧問渠這個兒子的 。

估計後麵是知道他們不要的那個兒子出息了,當官了,才巴巴地去攀關係認親,為的不就是利用嗎?

要是真心為兒子好的父母,陳氏夫婦就該像寧父寧母那樣,老實本分地做人,不做不光彩的事給兒子拖後腿。

當年新科進士們騎馬遊街,陳氏夫婦攔著新科狀元當眾認親,這事鬧得還挺大的,連端華帝也有所耳聞,所以端華帝是知道寧問渠的身世的,因為是臣子的私事 ,端華帝也沒多少關注,現下想來,端華帝覺得自己有必要去查一查陳家了。

假如陳家真有問題,自然是該如何就如何。

但寧問渠就莫要牽扯進去了。

畢竟寧問渠是個踏實能幹,服從安排,哪兒需要就能往哪兒搬的臣子,用起來端華帝覺得還挺順手的,他可不希望白白地少了一名得力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