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憶的起點(1 / 1)

回憶不是沼澤,而是我們通往過去的路。

回憶有起點嗎?

從任意一個時間節點開始往回走,都是回憶的起點。

回憶,像一部看過的電影。在不同的時間,不一樣的空間裏,回憶所帶給我們的感受是不同的。

我不是沉迷於過去呀,我是喜歡看電影。

姥姥在農村的大院子,童年時期隻見過一麵的玩伴,一場重要考試的失利,斷聯的舊友和昔日的愛人。

每一個畫麵每一個人都是一部電影。

按下放映機上的播放按鈕,坐好,電影要開始了。

老家院子,姥姥家院子。六七歲時從南屋到北牆我需要邁十步,十六七歲時我卻一步也邁不開,靜靜地待在原地。

在上小學期間,父親常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在城裏,隻有我和母親,而在家裏,也常常隻有我。母親也要工作,印象裏我獨處的時間大於父母的陪伴。所以在城裏居住的奶奶常來陪我,但我家是六樓,老人上下實在是麻煩。這也導致我家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島上沒有青山綠水,島上沒有茂密的叢林,沒有花鳥魚獸,沒生機,沒生音。小島上隻有我,所以我很喜歡娃娃,買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娃娃,給它們化妝打扮穿衣整理,為了讓我覺得家裏的“人”很多,我有很多“人”在陪著。所以當時我很愛上學,有老師同學,有筆有畫 ,能把大量的時間交給別人。交給別人的意思是讓老師和同學帶著缺乏主見的我做事情,雖然有的時候考試,我隻寫了一半就出去玩耍。因為我太隨意也被叫了不止一次家長,但這也是好事,起碼能讓大人們抽出時間陪陪我,但這樣的方法搶不回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所以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就不再那麼調皮隨意。和同學一起玩也是我解悶的方法,你追我趕,跑著跑著就累了,躺在大理石磚上仰麵朝天。

“陳亭吟,你看那朵雲像不像鹿?”

兩個小孩躺在地上聊著朝他們飄來的雲彩。

“為什麼是鹿?”我問,“因為它有角啊!”

“可是牛羊都有角,為什麼不像牛羊?”

“因為我沒見過鹿,所以我覺得它像。”

最終,這有趣的對話被我的沉默打斷。其實我們是個三人組,有老大老三老五這樣有意思“等級劃分”。我們學著父輩們的稱呼方式,認為自己和父親一樣的偉大,所以在校期間他們都稱呼我為“老陳”。當母親第一次聽到我們這樣互相稱呼時忍俊不禁,就像是逞能的小巨人一樣,隻是他們當時都站在真正的巨人之肩,而我的巨人在遠方。

在放假期間,我和母親會回到姥姥家。姥姥家在農村,院子很大,我的嗅覺很靈敏,能聞出一種獨屬於鄉下的氣味。後來才知道,這是煤的氣味,姥姥家的院子裏堆著幾座大煤山。我小小的身軀站在煤山下就好似青山下的一朵菊花,這讓我起了征服欲,我要征服這座大山。當我剛準備邁出征服大山的第一步時。

“牛牛!吃飯啦。”

媽媽在屋子裏催促地喊道,那好吧,先饒過它。

玉米發糕,我最愛吃的主食,但至今為止我吃過最好吃的發糕那一定是我姥姥蒸出來的。好吃到,能讓我忘記那座煤山,能讓我忘記在遠方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