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年紀,看書還是需要引導一下的,有些書你看不懂,看了”陳星不知道如何恰當表達,隻能說道,“有些書你現在看,看不懂,浪費時間。”
“沒有什麼書我看不懂,遇到不會的字,我查字典就好了。”
很顯然,餘知好沒有明白陳星話中的意思。
陳星認為餘知好提前成人化,是因為看了很多亂七八糟的書造成的。小孩子提前接觸成人世界,尤其是女孩子,將來會活得很辛苦。
陳星在給餘知好買衣服的時候,發現她很有自己的主意,不願意穿粉紅色的裙子。
他回憶起同事家的女兒一年到頭,四季衣服,必有一件紅色係的衣服。鞋子也要有紅色的。
餘知好排斥紅色,是自己主動排斥紅色。
“這件裙子是白色的,髒了不好洗。”
“紅色的裙子上的網紗容易刮花。”
“開學我就五年級了,我是大學生了,不能再穿紅色的裙子。”
“我想要那件藍色的裙子,等到以後上初中也能穿。”
……
她並不是自主提前成人化,而是在現實麵前,她需要考慮未來。一件裙子,隻穿一個夏天,太浪費了。
陳星不知道她以前過著怎樣的生活,是以前就這樣,還是爸媽去世後才變成這樣的。
“沒關係的,你去北京,北京有很多初中生也穿紅色的裙子,別人都穿,你也可以穿。”
餘知好回憶了高建瓴爸爸寄過來的學校宣傳冊上,的確有很多女孩穿著紅色的裙子。
她的猶豫,陳星看在眼裏。
陳星直接把錢遞給老板,餘知好看過很多遍的粉色裙子買下來了。
除了父母以外,陳星是第一個給她買粉紅裙子的人,袁誌遠是第二個。而這兩個給餘知好打造粉紅色夢想的男人,在後來都曾多次把她逼到絕境。
買好了衣服,餘知好回到家後,小心翼翼地拿給姥姥看。也不知道為什麼,隻要陳星在,姥姥好像變了一個人。
餘知好打算走進房間把裙子脫下來,以免弄髒,姥姥卻說,“你就穿著吧,很好看。”
她不知道姥姥這話,是真的讓她穿在身上,還是考慮到陳星在,隻是嘴上說說而已。
餘知好想著自己馬上要去北京了,此刻,千萬不能惹怒姥姥。無論姥姥怎麼想的,把裙子脫下來,不弄髒,不弄破,總是沒錯的。
她還是走到房間裏把裙子換下來了,拉開窗簾,坐在書桌前開始修改計劃,努力過一個充實的暑假。
計劃趕不上變化,午飯之後,高建瓴和奶奶一起過來了,說是姑姑的婆婆病重,要去市裏治病,他們要去市裏探望,推遲去北京。
餘知好渴望盡快去北京,不過,探病是大事,她認為再晚幾天去北京,沒關係。
有些變化,在當時並沒有什麼感覺,等到事後回顧的時候,追悔莫及。
那個暑假,改變了餘知好先前的計劃,也改變了餘知好往後的人生。
高建瓴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去探望姑姑的婆婆,說是去了市裏,去了一周,沒有回來。
袁誌遠曾幾次到家裏來問高建瓴什麼時候回來,餘知好不知道。她每天在家學習,實際上,效率不高,精神走神。原來會做的題目,現在經常做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