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找位大神【求訂閱】
午飯的時間到了,學員們從各自的教學樓中出來,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往食堂走著。
導演係的辦公樓就在食堂的必經之路上,要是有人抬頭看看,一定會發現三樓東側的一間辦公室在這初冬時節竟然很奇葩的大敞著窗戶。
就是導演係主任田壯的辦公室。
不開窗戶不行呀,再不通通風,估計就得打119了。
孫羿拿起空調遙控器,“滴”地一聲,又調高了一度,轉頭看向田壯。
老頭辦公桌上的煙灰缸已經插滿了煙頭,此刻他帶著一副老花鏡,一手夾著煙,一手拿著簽字筆,還在劇本上勾勾抹抹。
明明是新打印出來的劇本,此刻已經滿是折印,還被翻得起了毛邊。
整整大半個上午,田壯一直在反複的看著劇本,同時也把原版自傳《第二次呼吸》看了一遍。
終於,田壯睜著有些發紅的眼睛抬起頭,長舒了一口氣,給自己重新續上了一根煙,放下手中的筆,意猶未盡的握了握拳頭,帶著一絲顫音地對孫羿道:“我喜歡這個故事,這是人性的救贖,這是震撼心靈的力量,這才是電影藝術的魅力。”
老頭子用了個排比句,看起來非常激動,全然不負剛剛落寞的樣子。
孫羿暗自詫異,這個“藥勁兒”是不是給大了。
他第一次在田壯身上感受到了一名導演對電影的.怎麼說呢,虔誠。
是的,就是虔誠,一種近乎於信仰的力量。
這讓他大為震撼,重生以來,他也算拍過幾部片子了,但是這種把電影視為自己信仰的行為,是他從未有過的感受。
孫羿有些自嘲。
自己終究是個俗人,做不到如此的純粹。
“這片子給我咳,你是怎麼打算的?”
田壯有些訕訕的搓搓手,情急之下,差點把自己想拍的想法說了出來。
孫羿倒是沒想到這茬,他現在還不太能體會一個導演看到一個好故事時那種迫不及待的,抓心撓肝地想把故事搬上大熒幕的欲望。
順著田壯的問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田老師,我跟您掏心窩子講,我這部片子就是想衝獎,你也知道我準備在星空嚐試電影工業化,但是電影工業化不是我一個人單打獨鬥就能成功的,上離不開國家有關單位的支持,下也需要各種人才的幫助。”
說完,孫羿頓了一下,給田壯一點反應時間,然後才繼續說道:“老師,您也知道,咱們這行也是很講究論資排輩的,我年紀輕,出道時間晚,雖然在商業上有了些成績,但是想做推動華夏電影工業化這般大事,我的資曆還略顯不足,若想服眾,獎項是我目前唯一的選擇。”
“我在這類型的電影的把握上沒什麼經驗,所以想請老師給做個剪紙把把關,順便幫我把劇本再打磨打磨。”
田壯夾著香煙,點點頭,年過半百經曆過這麼多年風雨的他,稍微一想就能明白孫羿的意思。
在華夏推行電影工業化,無異於是一場針對於影視圈的改革。
都知道好萊塢電影工業化牛逼,可為什麼沒有人真心去學呢。
什麼技術難度,配套設備等等之類的都是扯談,根本原因是目前在華夏,爛片還能賺錢。
找幾個明星,攢個本子,隨便拍拍,擴大宣傳,指定就能賺錢,誰還吃力不討好的去研究什麼工業化。
別看那些對外宣傳的製作成本幾千萬上億的,那都是注了水的,全他麼陰陽合同,一個個上映之後都說賠錢,可這幾年電影的拍攝數量逐年增加,沒見幾家影視公司拍電影拍破產的。
誠然,這種現象也存在,但那是極個別,絕大多數影視公司都是賺的盆滿缽滿的。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兒的買賣沒人幹。
要是都賠錢的話,這些影視公司是煞筆嘛,越賠錢越拍?
這也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也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電影工業化,要是失敗了,還好說,該幹什麼幹什麼去,可萬一要是成功了,對當下的華夏影視圈絕對是降維打擊。
看看吧,華夏的本土明星,好萊塢級別的製作技術,華夏的成本,東方人的故事,這些種種加之在一起,簡直就是王炸。
觀眾必然會熱血沸騰,但是反過來一想,這麼做,無異於砸別人飯碗,還是整個圈子的。
想想吧,從前那麼隨隨便便就能賺錢,現在因為孫羿的出現,影視公司們又得投入研發,又得製作精良,明星們的號召力也比不過特效場麵了,誰心裏能好受,到時候,必然會把矛頭指向孫羿。
商業上,以星空的發展勢頭,他可能不怕,但是在輿論上,要是那些老資格,那些個圈子裏的磚家叫獸一股腦的跳出來指責,以孫羿目前的影響力,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