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報看報,帝國海軍於昨日早晨,全艦米利堅大西洋艦隊。”
“來來來,米利堅折戟巴拿馬,帝國海軍又勝一場...”
報童們背著挎包,手裏揮舞著最新一期的報紙。
過路的帝國公民,你一份我一份,很快就搶光了報紙。
“哈哈,無敵的帝國海軍萬歲!”
“這一次,不知道帝國的版圖又能擴張多少?”
“這米國人的海軍,沒有英國人的厲害,怎麼敢和帝國海軍決戰呢?”
“嗨~ 雖然人家敗了,但敢於決戰,不錯了。”
“屁,我大姨夫的小舅子是港口勤務兵,他和我說啊,米國佬也不想決戰,是被帝國海軍抓住硬上的。”
“硬上?硬上什麼?快和我詳細說說...”
一名不明所以的百姓,強行加入了話題....
民間對於帝國海軍戰勝米國海軍,沒有意外。
但該慶祝的還是要慶祝。
沿街的商家,打出了為慶祝海軍勝利,店內商品全部7折的橫幅。
百姓們借著海軍大勝的東風,狠狠消費了一筆。
另一邊的米國白宮,完全是一副愁雲慘淡萬裏凝的樣子。
“先生們,上帝沒有站在我們這邊,很遺憾,海軍失敗了。”
“隻有北達科他號回到了巴拿馬,其他戰艦.....全沒了!”
戰爭部長拉塞爾,沮喪的說道。
會議室內,各高官財團們,麵色陰沉如水。
誰都知道海軍失敗,對於米利堅意味著什麼。
此時的米利堅,如同一名少女被扒了底褲,就等著大夏“進入”....
奧斯特霍斯帶走了米國百分之八十的海軍,以至於美利堅隻能眼巴巴等著帝國進入。
戰敗的影響也很大,不說外部影響,單單內部的米國民眾,一定不會放過威爾遜。
想要封鎖這個消息也不可能。
海對麵的大夏都玩“勝利大促銷”了。
眾人齊齊看向總統威爾遜。
海戰失敗,必須有人出來背鍋。
官員們不夠格,財團們不能背。
思來想去,隻有威爾遜最適合。
“明天,我會向國會遞交辭呈。”
“按戰時法律,托馬斯·賴利·馬歇爾,這個爛攤子交給你了。”
威爾遜也知道,這次無論如何都要下台了。
隻能由副總統托馬斯繼任臨時總統之位。
“是的,總統閣下。”
托馬斯點了點頭,眉宇間不見絲毫欣喜。
戰局到了如此地步,托馬斯的壓力更大。
昭武十八年1916年8月2日。
巴拿馬海戰的結果,正式通報全世界。
威爾遜不等憤怒的民眾爆發,直接宣布辭職。
共和黨掌控的報紙,全都在頭條語氣嚴厲的質問政府,
米利堅這些年發展壯大的海軍,為何如此不堪?
民主黨政府到底在幹嗎?公民納的稅,是否被政府挪用、或者貪汙了?
米國民眾沸騰了。
原本滿嘴複仇主義的極右風氣....更加極端了!
熟悉的風景線再次上演,米國各大城市,在別有用心之人的煽動下,罷工、遊行。
華盛頓,超過十萬人聚集在白宮門口。
抗議人群打著“劊子手”、“謀殺者”、“反對政府”的口號。
傷亡被俘超過2萬人,這些人的家屬又有多少?
一時間,托馬斯總統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