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有兩件事是需要做的: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事先做人,不會做人,就不會做事。做人,決定了一生的成敗。
經常聽到有人感歎“做人真難”、“做人真累”。如果你問他為什麼感到難、為什麼感到累,他可能會告訴你:我不會做人,不懂做人的學問,缺少做人的技巧。做人與一個人求得的學問、掌握的技巧真的有關嗎?未必如此!
有的人書念得很多,心量卻很小,說話、辦事讓人生厭。有的人可能胸無點墨,卻開朗得很,遇事十分灑脫,一言九鼎,對人既寬厚又有責任心,因而大受歡迎。這樣看來,會做人並不一定來自學問,它隻是和人們對人生、對世事的看法有關。
有人對一切都斤斤計較,唯恐落於人後。在學校裏與同學爭名次,在家庭中與兄弟姐妹爭寵愛,在工作中與同事爭權位,在利益上與別人爭得失。表麵上這個人似乎在積極進取、力爭上遊,但實際上他有己無人,處處想淩駕於別人之上,因而缺乏同情心,毫無寬厚容忍之量。他整天擔心看到別人的成就,擔心看到別人的財富,結果導致自己的生活日益閉塞,心情越來越鬱悶。
另有一種人,他對別人的過失、傷害能寬容忍讓;做每一件事情,能善始善終;看到別人取得了成績,能鼓掌喝彩;對於對手的成就,不是嘲諷,而是欣賞;對別人的幫助心存感激;遇事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有幽默感;說話真誠坦率,信守諾言;順其自然,不計較個人得失……正是由於這種人十分重視做人的細節,他的生活因此比別人寬朗、自在。
做人,是每個人都需要認真對待的人生課題。不論你是聖哲賢人還是凡夫俗子,都要注意做人的點滴細節。本書《成功人士99個做人細節》站在現實的角度,將目光投注到身邊的世界,全麵剖析做人細節,比如:在工作生活中要低調做人,要懂得感恩,在背後說別人的好話,不說別人的壞話,寬恕傷害自己的人,不談論隱私話題,和大家一起分享榮耀,在競爭中欣賞對手、讚美對手,做一個正直的人,不做問心有愧的事,不要不該要的東西,不幹不該幹的事,不知道的事坦率地說不知道,不計較他人的是非毀譽,將誘惑拒之於門外,等等。本書語言洗煉,內容豐富,立意新穎,事理結合,相信讀者一定會從中受益。
書中難免錯謬之處,敬請批評指正!